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94篇
综合类   85篇
基础理论   3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是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成败,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依据成果转化法,按照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顶层设计研究,界定了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系统提出了技术评估、二次开发、技术交易、产业孵化四环节转化内容,明晰了相关方的职责,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的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2.
ABSTRACT

Analyses of climate engineering (CE) governance have accelerated in the last decade. A key claim is that CE remains a largely ungoverned space, with shared norm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formal rules to regulate CE not yet present. In contrast, here it is argued that de facto governance of CE is underway, discernible in an ordering of this nascent field of inquiry by unacknowledged sources of steering. One key source of de facto governance is analyzed: high-level ‘authoritative assessments’ of CE. The focus is on how these assessments are constructing CE as an object of governance through demarcating and categorizing this emerging field of inquiry, and how this contributes to normalizing and institutionalizing CE research (and CE research communities). Scrutinizing the distinct nature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de facto governance, particularly of novel and speculative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not yet subject to formal steering, remains a key task for governance scholars.  相似文献   
163.
孔红梅  刘天星  段靖 《生态环境》2010,19(4):1004-1008
探索了同行评议的定义及历史来源,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对同行评议的功能和意义进行了阐述,进而简单综述了同行评议的主要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通过对同行评议的体制性和非体制性不足的探讨,指出了今后同行评议研究应该展开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4.
简述了国内环境标准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地方环境标准制订情况,分析了江苏省地方标准现状及问题。提出,应完成现有地方标准修订备案;重点制定新兴行业和大气污染控制标准;加强技术规范、技术政策的制定和编制;建立完善的标准执行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65.
对开发经营中的风险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 ,提出应重新认识风险对现代经济的作用。结合地震系统开发经营实践 ,探寻了风险的主要类型和来源 ,认为对待风险应采取趋险与避险相结合的策略。并就如何在全社会及本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以利于经营决策者能实施趋险与避险相结合策略 ,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6.
在领导当代中国发展的过程中,邓小平把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全面论述了发展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他始终强调:发展应该是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发展是有性质和方向的,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发展方向和根本原则;发展是必须坚持科学方法的,要把重点论和全面论、阶段论和持续性统一起来,贯彻统筹兼顾的原则,实现全面、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邓小平的科学发展思想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启示价值:必须从战略高度看待发展问题,真正把发展看作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必须始终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科学理解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破除“发展主义的意识形态”;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原则,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当代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7.
写好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以提高被引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编写要遵循一定的内容要求和句法要求。作者和英文编辑应该加强对英文摘要的重视,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通过写好英文摘要来提高论文的被引率和期刊的影响因子。同时,编辑还要发挥对作者编写英文摘要的督促作用。  相似文献   
168.
利用“生态足迹”促进绿色校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足迹”计算来提高学校综合管理能力,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益尝试。由学生自发形成的兴趣小组,把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运用于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并根据有关结果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降低校园生态产品消耗,为促进资源节约型学校的建立提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69.
明确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简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的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笔者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收集详细的施工现场资料,参考相关历史文献资料,提取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原始不确定风险因素,建立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强大的非线性函数逼近能力,将BP神经网络引入建设项目风险控制,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建设项目安全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智能化。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及工期、成本、质量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0.
Few urban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or civic ecology, practices monitor their impacts on local 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This lack of monitoring prevents lay stewards from adapting their practices based on outcomes. For those that do collect data on their practices, we see different forms of practitioner engagement in outcomes monitoring. We categorise these different forms of engagement according to five published model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revealing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collecting and analysing data towards adaptive co-management in urban ecosystems. We propose two broad strategies for expanding outcomes monitoring in these contexts: creating openly accessible tools and protocols for do-it-yourself inquiry and supporting more resource-intensive partnerships between practitioners and scientists for more complex forms of outcomes monito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