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81篇
综合类   446篇
基础理论   182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22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31篇
灾害及防治   4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食品工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食品企业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但中国食品工业仍然存在着诸如食品质量体系不健全、食品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生产的背景,然后就河南、四川、青海三省的食品企业可持续发展生产状况做了问卷分析.根据问卷分析结果,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社会层面提出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Total mercury content has been determined in fruiting bodies of European Blushers and topsoils collected from 11 sites across Poland in 2006-2008. Mercury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validated analytical method and cold-vapour atomic absorption (CV-AAS). The European Blusher effectively accumulated mercury in fruiting bodies. The mean values of total mercury in caps of European Blushers from background (uncontaminated) areas were from 0.22 to 1.0 (0.067-3.2) and in stipes from 0.16 to 0.65 (0.071-2.7) μg/g dry weight. In topsoil beneath to fruiting bodies, the median Hg concentration at 10 sites in Northern Poland varied between 0.030 and 0.072 (0.0096–0.19) μg/g dw, and in one site in Southern Poland was 0.20 (0.079–0.34) μg/g dw. Data on Hg in European Blush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ere reviewed.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Hg in caps of European Blushers from two “pristine” sites in northern part of Poland were ~1.0 μg/g dw. A meal made with 300–500 g of fresh caps of European Blushers collected at such sites (assuming 90% water content in caps) can result in Hg intake of 0.0003–0.0005 mg Hg/kg bm (assuming a 60 kg bm), which is a dose equipotent to a new provisional tolerable weekly intake (PTWI) value set for inorganic Hg.  相似文献   
103.
针对秀山锰矿开采秩序混乱、效率偏低、矸石处理、电解锰渣堆存和生产废水、锰深加工路线不健全等特点,结合其他地区锰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秀山锰矿应扩大开采规模,规范管理,矸石用于充填安全柱,加高加固锰渣尾矿库,锰渣的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提取生产废水中的金属元素,减少废水产生量,废水达标处理和循环利用降低污染;依靠发展和扩大锰产业链,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秀山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4.
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体现了污染物的边际减排成本,是政府制定公共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在环境技术的基础上,扩展了传统的产出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进而构建了能够将多种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进行综合估测新的影子价格模型。采用这种新的模型方法和安徽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的样本数据,对煤炭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排放的三种主要环境污染物——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影子价格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2009年,安徽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平均影子价格分别为0.021 6万元/t、0.031 37万元/t和0.178 48万元/t。这三种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存在差异,反映出安徽煤炭开采企业处理不同环境污染物所面临的环境成本是不同的。环境行为监管者在做出环境规制决策前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前提。  相似文献   
105.
极端气候事件的灾后适应能力研究——以水稻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水稻种植业为例,基于1985-2008年中国水稻主产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极端气候事件灾后适应能力的机制及绩效。结论表明:西南、华中、华东地区在极端气候事件灾后,并没有将农业产业结构向养殖业调整,相反,种植业在政府扶持与创新激励下反而恢复生产甚至进一步扩张。特别对于西南等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较强的灾后适应能力,往往是农业生产机会成本较低的作用结果,同样由于此原因,华东地区在水灾之后却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现象。现阶段,灾后适应能力较多的表现为微观层面的农户响应行为,此种民间调控机制必然有其局限性,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构建、标准化农田建设、良种补贴等方式引领粮食主产区应对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06.
刘艳丽 《新疆环境保护》2010,32(1):37-39,47
介绍哈密地区矿山企业发展现状,对矿业生产中具有共性的环境问题做了重点分析。深入探讨了在矿业开采中,应加强对当地矿山企业的管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把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新理念应用于矿山生产的全过程。这将有利于预防或减轻矿业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7.
以校园餐厨垃圾为原料,利用根霉和枯草芽胞杆菌进行糖化预处理,再接种啤酒酵母发酵产乙醇。通过单因素实验,以乙醇产量为响应值,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产量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当底料含水率为22.79%,啤酒酵母接种量为15%,30℃培养条件下,经过5 d发酵,乙醇产量最高可达到6.67%。选用餐厨垃圾丰富了燃料乙醇的取材途径,实现了原材料的多元化,采用微生物预降解原材料为实现高产乙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8.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中硬脂酸钙的形成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稳定运行的餐厨垃圾单相厌氧消化体系中,出现白色颗粒状物质,且随着负荷的提高,其数量和粒径不断增加。利用能谱技术分析白色颗粒的元素组成,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白色颗粒中的官能基团。经过研究分析认为,该白色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长链羧酸钙盐,具体为硬脂酸钙。同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该物质的形成对餐厨垃圾中油脂的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黄粉虫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首先在饲养温度、饲料含水量和饲养密度等条件下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以利用率为指标,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黄粉虫幼虫处理餐厨垃圾的饲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饲养条件为饲养温度26.7℃、饲料含水量14.5%、饲养密度4.1头/cm2.在此饲养条件下,黄粉虫对餐厨垃圾利用率理论值为38.72%,实际餐厨垃圾利用率为38.88%,相对误差为0.41%,说明利用黄粉虫幼虫处理餐厨垃圾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不同好氧预处理方式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通过建立3个模拟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了传统厌氧生物反应器C1、上层好氧预处理-厌氧生物反应器C2和底部好氧预处理-厌氧生物反应器C3 3种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产甲烷过程.结果表明,挥发性有机酸的累积使C1始终处于产甲烷滞后阶段;而C2、C3的好氧预处理通过加快易水解酸化组分和过量挥发性有机酸的好氧降解,有效缓解了酸性抑制,产甲烷滞后时间明显缩短至10 d内.第32天C2停止上层曝气后,在27 d内甲烷浓度达到了50%以上,同时,产甲烷速率迅速上升,并在第81天可达到峰值773 mL/(kg·d).C3在第11天停止底部曝气后,虽然经过22 d的时间甲烷浓度即上升至50%,但之后产甲烷速率经历回落阶段后再次逐渐上升,在实验结束时仅达到517 mL/(kg·d).上层曝气的好氧预处理方式所需曝气时间相对较长,但其产甲烷启动快,与底部曝气相比,其后期的甲烷化过程更稳定并可达到较高的产甲烷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