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3篇
  免费   1073篇
  国内免费   4890篇
安全科学   338篇
废物处理   378篇
环保管理   931篇
综合类   8402篇
基础理论   2813篇
环境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386篇
评价与监测   497篇
社会与环境   663篇
灾害及防治   164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534篇
  2021年   530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488篇
  2018年   501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659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746篇
  2013年   1189篇
  2012年   1051篇
  2011年   1015篇
  2010年   736篇
  2009年   662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24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采用吸附柱穿透曲线法测定了30℃不同相对湿度(RH)下4种低浓度有机蒸气(VOC)在活性炭上的等温吸附量,结果表明,水蒸汽对VOC吸附平衡的抑制作用。随着RH的增大,VOC浓度的降低而增大,且随着VOC分子极性的增强则有所增大;VOC水蒸汽吸了平衡的抑制作用,随着VOC分子极性的增强是有所减弱,提出一个基于竞争吸附机理的olanyi-Dubi-min方程,解释空气湿度对低浓度VOC在活性炭吸附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2.
杭州市城郊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84,自引:1,他引:8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杭州市城郊文教居民区、风景旅游区、市郊农业区、市内商业区和市郊工业区等5种土地利用背景下的32个土样中8个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Zn、Mn)的含量和形态。结果表明,杭州市城郊土壤已受重金属的明显污染,其中以Pb的污染最为严重。污染程度为:市郊工业区>市内商业区>风景旅游区>文教居民区>市郊农业区。用连续提取方法对重金属分级表明,Cd、Co、Cr和Ni主要以残余态为主,平均占总量的60%以上,而Cu、Pb、Zn和Mn主要以酸可提取态、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有较大的释放潜力和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3.
华南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开发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提出了华南地区常见的四种产生水土流失的岩性(花岗岩、石灰岩、紫色砂页岩和红色砂砾岩),并在分析了其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每种岩性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4.
通过连续提取法对电镀废水污染区和对照区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Cu、Cr、Ni、Pb和Mn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污染区土壤中多种形态的Cu、Cr和Ni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区,尤其以它们的有机结合态差异最为显著.污染区较对照区土壤中Mn的总量虽无显著差异,但可交换态Mn的含量显著增加(分别为98.68mg/kg和40.75mg/kg).污染区与对照区土壤中的Pb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留态均无显著差异.电镀废水的污染使得农田土壤中Cu、Cr和Ni含量和生物有效性显著升高,Mn的化学形态改变,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增加.  相似文献   
185.
北京市二个主要工业区汞污染及其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为了调查北京市汞污染状况及其来源,选择二个主要工业区石景山区和朝阳区为研究对象.共采集表层土壤26个,剖面样品4个,对照土壤样品4个,并且在冬季采集降雪样品和枯叶样品,分析汞含量.结果表明,燃煤烟尘排放的汞是北京市汞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和化工厂泄漏可使局部汞含量增高,表层土壤中汞含量为007—275mg/kg.土壤剖面中的汞含量在0—100cm土层中均较高,其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正相关.降雪中汞在07—37mg/L之间,明显高于背景值,其中大部分吸附在颗粒物上.枯叶中汞主要是从土壤吸收,并且有可能被雨水淋溶出来.  相似文献   
186.
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因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和林分生产力逐代下降,直接影响杉木林地可持续经营。影响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和杉木人工林所处亚热带红壤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杉木人工林群落的单一性及杉木生物学特性等有关,而传统杉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采取一系列传统的营林措施则加剧了林地地力衰退。根据目前杉木人工林经营现状,建议在杉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营林措施干扰强度,特别是炼山措施的采取;同时开展有关林地可持续模式试验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寻找适合不同地区的杉木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搞好杉木人工林规划和发展,这对南方杉木产区林地可持续经营实践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7.
土壤与沉积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模拟研究了沉积物与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天然有机物从固相向水相释放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流速、温度和pH条件对土壤物中水溶性有机物释放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过程可以用滞膜模型(单膜)加以描述,释放为典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且草甸沼泽土中水溶性有机物的释放较沉积物快。  相似文献   
188.
Land-use change from an unmanaged to a managed forested landscape in northern forests i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of the area annually affected by natural disturbances (wildfires and forest insect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harvesting as a new disturbance.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s of changes in the disturbance regime-the frequency and type of disturbance-on landscape-level carbon (C) content and fluxes. The Carbon Budget Model of the Canadian Forest Sector was used to assess these impacts in six representative landscapes (100,000 ha each) with a range of disturbance regim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conditions in coastal British Columbia, the interior of British Columbia, and the eastern boreal forest in Canada. The model was used to simulate ecosystem C fluxes during a period of natural disturbances, a 50-year transition period during which harvesting replaced natural disturbances, followed by 150 years of harvesting. The initial landscape-level biomass C content under natural disturbance regimes in the six example landscapes was 22 to 75% of their potential maximum content which is often used as the reference or baseline case. After 200 years of forest management, the C stored in the landscape plus the C retained in forest products manufactured from harvested biomass was between 58 and 101% of the landscape C content prior to the onset of harvesting. Landscape-level ecosystem C content was found to be affected by changes in the disturbance frequency, the age-dependence of the disturbance probabilities, and the disturbance-specific impacts on ecosystem C cont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ing the potential maximum C content of a landscape as the baseline always overestimates the actual C release due to land use change. A more meaningful procedure would be to assess the actual differences in landscape-level C content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managed disturbance regime.  相似文献   
189.
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上游广大山丘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9年开展实施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6年来以其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说明:水土保持不仅控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而且维护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支持长江上游山丘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90.
开县库区水土流失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开县库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