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149篇
基础理论   49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张霞  朱杰 《安全》2020,(4):39-43
为了解决飞机火灾事故易发问题、降低事故发生率,以巡航过程中客机发生火灾事故为情境,提出事故树分析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绘制树形图研究人为、机械、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导致飞机火灾事故发生的途径,构建飞机火灾事故指标体系,结构重要度对指标赋值得出权重值顺序,结果表明:安检和安全培训对飞机火灾事故发生影响最大,空气影响次之,机械故障影响最小。因此,最有效的飞机火灾事故预防途径应从可燃物控制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32.
基于需求分析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急资源结构是指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所利用的应急资源的内部联系和一定秩序,构建应急资源结构框架是进行应急资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的应急管理为案例,分析了在两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急资源需求,对应急资源进行了归类。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现状,构建了层次递阶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第一个层次为应急资源类别,包括应急救援资源、基础设施与服务、专业处置资源和支撑保障资源四大类别;第二个层次为应急资源子类,在每个资源类别下划分若干个应急资源子类;第三个层次为应急资源细目,在每个子类下设计若干应急资源细目。从而形成了以应急救援资源为核心、以基础设施与服务为基础、以专业处置资源为依托、兼顾支撑保障资源的应急资源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233.
Abstract: Anthropogenic habitat perturbation is a major cause of population decline. A standard practice managers use to protect populations is to leave portions of natural habitat intact. We describe a case study in which, despite the use of this practice,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lizard Acanthodactylus beershebensis was locally extirpated from both manipulated and natural patches within a mosaic landscape of an afforestation project. We hypothesized that increased structural complexity in planted patches favors avian predator activity and makes these patches less suitable for lizards due to a heightened risk of predation. Spatial rarity of natural perches (e.g., trees) in arid scrublands may hinder the ability of desert lizards to associate perches with low‐quality habitat, turning planted patches into ecological traps for such species. We erected artificial trees in a structurally simple arid habitat (similar to the way trees were planted in the afforestation project) and compared lizard population dynamics in plots with these structures and without. Survival of lizards in the plots with artificial trees was lower than survival in plots without artificial trees. Hatchlings dispersed into plots with artificial trees in a manner that indicated they perceived the quality of these plots as similar to the surrounding, unmanipulated landscape.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local anthropogenic changes in habitat structure that seem relatively harmless may have a considerable negative effect beyond the immediate area of the perturbation because the disturbed habitat may become an ecological trap.  相似文献   
234.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s in technology and increase in demand for eco-efficient products, manufacturers are focusing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Enticing a huge demand over the recent year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products are a subject of interest for most practitioners and academicians. A number of factors are found to influenc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CT products.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nd determine the dependencies of factors among themselves. In this regard, a case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ablet devices. The most influential factors have been identified from literature and with experts input. The factor dependencies are established using Total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 (TISM) methodology. MICMAC analysis is used to classify the factors based on their ability to influence other factors. The output of TISM forms the input for MICMAC analysis. From the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Customer pressure’, ‘Government regulations’, ‘Competitiveness’, ‘Organization initiative’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re the most driving factors. Factors ‘Environmental impact’, ‘Energy efficiency’ and ‘Opportunities to upgrade’ w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相似文献   
235.
为探讨跨国工程项目的安全文化构成及其影响绩效的机制,以巴基斯坦工程项目为调查对象,基于扎根理论提出包含管理层观念文化、作业层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安全行为及安全结果等6个结构变量的12个假设。运用AMOS软件,构建并验证了国外项目安全文化影响安全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SEM)。结果显示,管理层观念文化是影响安全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安全制度文化也是相对重要的因素,而受到宗教文化影响的作业层观念文化则是改善安全绩效的难点。最后提出有利于我国跨国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6.
为提高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危险性测度的准确性,考虑多风险因素耦合作用和危险性测度主观性对传统风险评测结果的影响,提出基于结构方程(SEM)与蒙特卡洛模拟(MC)相结合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危险性测度方法。首先,从基坑支护、基坑开挖、降水排水以及周边环境4个维度建立危险性测度指标体系,利用SEM确定指标权重,并确定关键因素;然后,根据指标的数据分布特征,利用MC法模拟出潜变量值并与风险损失程度、指标权重相结合得出危险度;最后,将该危险性测度方法运用于南昌地铁双港站。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铁车站深基坑风险等级为4级,基坑开挖为该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主要风险影响因素,其直接影响因素为开挖技术参数设置。项目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危险性评测适用可信。  相似文献   
237.
以压电材料为核心的结构和元件在装置中,总是和其他材料组合在一起,常用来传导表面波或承受动荷载,界面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扰动很强时,会引起接触界面的局部滑移和分离,对结构安全产生威胁。笔者对一维脉冲波透过横观各向同性压电介质摩擦接触界面的传播进行了研究。利用Fourier分析的方法,将混合边值问题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通过迭代修正,确定了界面上分离、滑移和粘着3种区域的分布范围,同时计算了界面剪力和相对滑移速度的分布。笔者进一步丰富了压电弹性波动理论,利用波所携带的力学或电学信息,可望无损探测界面的接触状态及接触力等参量,对结构的安全评估与寿命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38.
目的采用盐雾对比试验,优选获得抗腐蚀性能优异的防护体系。方法选用飞机常用的两种结构材料(2024、30Cr Mn Si A)的几种备选防护体系,开展盐雾加速腐蚀试验。结果铝合金试件经过10个周期盐雾加速腐蚀试验,涂层鼓泡失效,基体未发生腐蚀;经过7个周期加速腐蚀试验,结构钢试件预制划痕处涂层剥落、基体腐蚀。结论铝合金外部防护体系B方案(铬酸阳极化+37底漆+E面漆)和内部防护体系H方案(铬酸阳极化+TB06底漆)最佳,结构钢推荐选用GE方案(镀镉+钝化+TB06底漆+TS96面漆)。  相似文献   
239.
绿色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供给侧绿色改革的内涵,提出促进供给侧绿色改革的环境政策框架,首先,强化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包括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和环境监管执法机制,深化环境准入制度改革等;其次,完善资源环境成本内生化机制,包括改革资源环境价格政策,推进财税制度"绿色化",优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加快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等;最后,建立企业主体参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包括实施环保领导者制度和绿色供应链管理制度,加快环境治理市场主体培育.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其他配套政策的研究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40.
姚亮  刘晶茹  袁野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6):2403-2408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经济体,而居民消费活动造成的碳排放始终是可持续消费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综合采用基于投入产出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构分解分析、截面分析等方法,并借助EORA数据库,系统研究了近20年中国居民消费碳足迹的总量与组成、驱动因素贡献及未来增长趋势.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碳足迹的快速上升通道已经形成,且内在结构演化也呈现规律性,即间接排放和城镇居民排放已占主导地位并且该趋势仍在加强.驱动因素方面,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消费水平提高是推动碳足迹增长的主要正向力量,同时另外三因素(排放强度、消费结构及经济结构)则构成了延缓碳足迹过快增长的减排力量.截面分析结果显示,未来中国居民消费跨越世界平均水平时其碳排放总量将达到2010年基数的1.45倍,当接近于美国人均消费水平时将达到5.45倍.可以预期,未来我国居民消费碳足迹将会加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