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76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为了促进技术变迁因素在我国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分析其以往对环境的影响,为我国的技术政策提供支持。使用动态基期,用统计方法定量计算了 1994~2004年各年度技术变迁因素对我国主要空气和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按是否以削减污染为直接目标,可将技术变迁分为2类:(1)生产工艺的变化。这种技术变化不以污染削减为直接目标,但会影响到生产投入物的数量和种类、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并因此影响到最终的污染强度和排放量。(2)污染削减技术的变化。这种技术变化以污染削减为直接目标。利用环境统计年鉴中的污染削减量数据将技术效应分解为2部分:源自污染削减技术和源自生产工艺,发现从总体上看技术变迁降低了所有污染物的排放量,其中污染削减技术对所有污染排放量的下降都起了积极作用,但伴随较大的年度变化。生产工艺变化对不同污染物的影响方向不同。可见中国目前的污染削减主要依靠“末端”污染削减技术,“过程控制型”生产工艺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也反映出目前技术变迁尚未向“环境友好型”演进。因此,要促使我国技术变迁向“环境友好型”演进,特别需要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在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2.
长江流域能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考察长江流域四川、重庆、湖南、湖北 、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七省二市能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其差异以及原因,寻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途径。首先定义能源利用效率为能源通过要素优化配置产生的技术效率,然后利用数据包络DEA和全要素效率SFA方法进行测度,最后通过比较拉氏指数与迪氏指数的优劣,采用迪氏指数法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计算出七省二市及六部门1997~2006年GDP能耗、能源技术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并分析了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结构调整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2)技术进步和制度进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3)能源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应尽量统一并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13.
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了生态示范区建设中生态农业的地位、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内涵、技术对策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4.
采用B/A法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条件控制进行系列试验.探索了微生物种群与有机污染物降解率的关系.获得了提高水质达标率的数据:COD<90 mg/L,BOD5<20 mg/L,挥发酚<0.5 mg/L,石油类<0.5 mg/L,NH3-N<15 mg/L;CN-<0.5 mg/L,S2-<1 mg/L,pH在6~9范围内,筛选优化B/A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15.
采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景观生态学方法 ,结合景观生态学的评价要求 ,从景观空间结构、恢复能力、内在异质性、绿色拼块之间的连通程度以及组织开放性等方面 ,对重庆市二郎科技园区规划的景观生态作出评价和预测 ,提出园区生态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以推动二郎科技园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6.
介绍了快速成形技术的工艺过程、应用及几种典型的快速成形工艺 ,并分析了影响其精度和速度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进展  相似文献   
117.
在粘胶纤维行业中推行的清洁生产工艺,以及我国粘胶纤维工业可以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同时提出了实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阐明了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过程控制污染,使污染物产生、排放量最小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8.
石河子跨断层形变观测数字化、遥测技术改造,在充分利用原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安装了一台多功能数字采集仪,两支温度传感器和车载电话(EDS),把MD4211BA型岩体变形测量仪和MD4.412B型浮子垂直变形仪更换为水平测量仪(DSG)和垂直测量仪(DFG),配备了形交观测专用的计算机,安装了地亮所研制的配套软件,真正实现了观测数字化遥测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9.
When Agendas Collide: Human Welfare and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Conservation should benefit ecosystems, nonhuman organisms, and current and future human beings. Nevertheless, tension among these goals engenders potential ethical conflicts: conservationists' true motivations may differ from the justifications they offer for their activities, and conservation projects have the potential to disempower and oppress people. We reviewed the promise and deficiencies of integrating social, economic, and biological concerns into conservation, focusing on research i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efforts in community-based conservation. Despite much progress, neither paradigm provides a silver bullet for conservation's most pressing problems, and both require additional thought and modification to become maximally effective. We conclude that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are needed to make conservation more effective in our human-dominated world. (1) Conservation research needs to integrate with social scholarship in a more sophisticated manner. (2) Conservation must be informed by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temporal, and social distributions of costs and benefits of conservation efforts. Strategies should reflect this understanding, particularly by equitably distributing conservation's costs. (3) We must better acknowledge the social concerns that accompany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ccordingly, sometimes we must argue for conservation for biodiversity's sake, not for its direct human benefits.  相似文献   
120.
本文报道了富伦纸业通过工艺与设备的调整与改造,工艺全程控制与末端综合治理,不但治理了环境污染,还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