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4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4篇
综合类   229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Dynamic risk assessment using failure assessment and Bayesian theo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a process system, engineers use different methods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hazards that may cause severe consequence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ethods used is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QRA) which quantifies 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process activity. One of QRA's major disadvantages is its inability to update risk during the life of a process. As the process operates, abnormal events will result in incidents and near misses. These events are often called accident precursors. A conventional QRA process is unable to use the accident precursor information to revise the risk profile. To overcome this, a methodology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work of Meel and Seider (2006). Similar to Meel and Seider (2006) work, this methodology uses Bayesian theory to update the likelihood of the event occurrence and also failure probability of the safety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outlined and its application is demonstrated using a simple case study. First, potential accident scenarios are identified and represented in terms of an event tree, next, using the event tree and available failure data end-state probabilities are estimated. Subsequently, using the available accident precursor data, safety system failure likelihood and event tree end-state probabilities are revised. The methodology has been simulated using deterministic (point value) as well as probabilistic approach. This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a case study demonstrating a storage tank containing highly hazardous chemical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onventional QRA and the results from dynamic failure assessment approach shows the significant deviation in system failure frequency throughout the life time of the process unit.  相似文献   
612.
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和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环保非政府组织是市场、政府和公众之外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具有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作用又可填补政府留下的空间,也使它的作用有局限。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应建立一种有利于该组织健康发展的非对抗性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613.
导弹贮存延寿的技术途径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导弹贮存延寿的技术途径和应突破的关键技术。方法结合导弹贮存延寿的特点和难点,在分析美国、俄罗斯等国导弹贮存延寿主要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技术差距,总结提出导弹贮存延寿的技术途径和关键技术。结果导弹贮存延寿的技术途径是加速贮存试验、自然贮存试验、失效分析、性能改进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应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贮存寿命表征参数体系、贮存失效分析技术、加速贮存寿命试验方法、贮存寿命评估方法。结论围绕选定的技术途径长期进行技术攻关,才能形成导弹贮存延寿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14.
目的分析舰载武器在海洋自然环境下的失效模式。方法对舰载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环境剖面进行分析,经过梳理确认与海洋自然环境有关的任务剖面。以提高产品海洋自然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为目标,设计海洋自然环境试验,根据产品实际使用所处的海洋自然环境,确定参试产品投放的位置为远海库内和平台库内。根据产品的组成,确定失效模式分析的对象,给出了失效模式分析的流程。结果基于试验结果,给出了舰载武器在海洋自然环境下的4种失效模式。结论舰载武器在海洋自然环境下的典型失效模式,包括单机壳体表面金属材料生锈、单机产品表面涂漆气泡、活动部件迟钝及接插件表面锈蚀等。  相似文献   
615.
目的 研究室温和低温下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的冲击性能。方法 通过开展低速冲击试验和冲击后的压缩试验,对冲击响应曲线、冲击损伤容貌、压缩失效模式和剩余压缩强度进行分析,探讨冲击时的环境温度对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 冲击后的编织复合材料层合厚板存在凹坑、分层、基体裂纹和纤维断裂等多种失效模式,压缩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横贯冲击损伤区域截断式破坏失效。结论 低温环境增强基体强度,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程度,从而提高编织复合材料结构的剩余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616.
为实现BWM群决策评估结果的有效聚合,构建1种基于输入数据的决策者赋权法。该赋权法基于输入数据的一致性水平,衡量决策者对评估对象的认知程度并确定权重,使BWM能够应用于群决策过程,从而构建基于BWM群决策赋权和FMEA的风险评估法。通过邮轮玻璃幕墙风险评估的实例验证该方法,并通过序数一致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客观数据缺乏而依赖专家主观经验评估的情况下,该方法能够降低评估能力较低个体对团队评估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17.
某超临界汽轮机主汽阀杆断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某热电厂超临界机组汽轮机发生主蒸汽阀阀杆(标称材质为22Cr12NiMoWV(C422)钢)断裂事故,对发电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分析该阀杆断裂失效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方法 从外观检查、成分测定、金相检验以及断口观察等方面入手,结合硬度和冲击性能测试,探讨阀杆断裂的主要原因.结果 该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