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3篇 |
免费 | 72篇 |
国内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8篇 |
废物处理 | 24篇 |
环保管理 | 71篇 |
综合类 | 452篇 |
基础理论 | 140篇 |
污染及防治 | 79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52篇 |
灾害及防治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51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46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利用1985、2000、2013年遥感影像提取的土地覆盖数据,通过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度计算、转移矩阵等,分析1985—2013年我国典型地区各类型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生态系统相互转化时空变化特征等,揭示1985—2013年生态环境格局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一级分类生态系统综合变化率,赣江、闽江、白龙江和岷江上游流域分别为4.7%、3.9%、3.3%和1.7%,生态系统变化强度1985—2000年较缓,2000—2013年更剧烈。1985—2013年典型区生态系统的主要转化方向具有持续性和双向性特征,岷江、白龙江和赣江上游流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效果明显,出现较高比例的耕地转为森林和草地;面积占67.4%生态系统类型变化与耕地生态系统和人工表面生态系统变化有关;生态系统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生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主要河流谷地的线状延伸,主要城镇居民点附近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较为突出,人类活动是典型地区生态系统类型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典型区尤其是敏感区应加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减少人类经济活动,降低洪水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概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122.
为了建立科学合理、计算简便和实用性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在确定典型区域的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分级标准的基础上,适当设定各项生态环境指标的参照值和指标值的(规范)变换式,使不同指标同级标准值的变换值差异较小,而变换值的对数值差异更小,从而可以认为用变换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皆等效于某个指标。因此,用变换值表示的不同指标的某种类型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公式都可以用该等效指标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公式代替。在满足一定优化目标准则的条件下,用免疫进化粒子群混洗蛙跳算法对公式中的普适参数进行优化,分别得到优化后对23项生态环境指标皆适用的对数型幂函数、韦伯-费希纳定律、Γ型分布函数、污染危害S型函数和加权加和型幂函数5种形式的生态环质量评价普适指数公式,并对公式的可靠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实用效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123.
利用RNA干涉技术构建水稻DDB1(Damaged DNA binding protein 1)基因不同启动子驱动植物表达载体,DDB1-RNAi和DDB1-glu-RNAi.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入水稻愈伤,经组织培养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与野生型植株相比,两组转基因植株幼叶内DDB1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24.
L. V. Mukhortova I. N. Bezkorovainaya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2006,11(1):191-202
The evaluation of biospheric role of the boreal forest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carb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evaluation of
organic matter (OM) pool in soils. The research sites were larch forests, they are situated on Nizhne-Tungusskoe Plateau.
Larch forests of feather-moss and lichen types (110 and 380 years old) were formed on 'ochric podbur' soils. Litter stocks
are 3.5–4.5 kg m− 2 with thickness 10–25 cm. Cryomezomorphic northern taiga soils contains 38–73 t (carbon) ha− 1. Pool of fast mineralized OM has average value 38.1 t (carbon) ha− 1, including 20.5 and 6.4 t (Carbon) ha− 1 of labile compounds on surface and in the soil, and 11.2 t (carbon) ha− 1 of mobile OM. Microbial mass reaches 1.78–3.47 t (carbon) ha− 1, its proportion is 3.6–4.9% of the total OM carbon. Zoomass of feather-moss larch forest is 0.20–0.61 * 10− 2, in lichen larch forest −0.01–0.07 * 10− 2 t (carbon) ha− 1. A pool of resistant to biological decomposition and bonded to mineral soil matrix OM is 17.7 t (carbon) ha− 1 and it varies from 18.6 to 29.0 in feather-moss larch forest, and from 6.4 to 17.0 t (carbon) ha− 1 in lichen larch forest. Two-years field experiment has been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ransformation rates of various plant
litter fractions and to clarify the role of soil biota in these processes. The results showed participation of all biota groups
in the decomposition of plant residues caused weight loss of larch-needles and root mortmass. Isolation of organic matter
from all-size invertebrate groups leads to some decrease of decomposition activity. 相似文献
125.
以武陵山片区42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区)为案例地,综合运用SBM模型、改进的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与旅游扶贫效率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整体及各分片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均呈波浪式变化,湖北片区、重庆片区以及武陵山片区整体的旅游扶贫效率呈上升态势,而湖南片区和贵州片区略有下降;(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与旅游扶贫效率不耦合、不协调的县域单元主要集中在武陵山片区中部,数量逐年减少,实现耦合和协调的县域数量显著增加并向边缘地带形成集聚态势;(3)不耦合失调(类型1)向耦合协调(类型2)转变是核心转变路径,促使类型2的地区数量显著增多,并逐渐在研究区域边缘形成带状分布。研究可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跨越贫困陷阱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6.
国土空间规划新时代旅游规划的定位与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迈入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多规合一"的空间治理新时代,对各专项规划的管控约束性更严、技术性和衔接性要求更高。为此,本文重新审视了旅游规划的性质和地位,并基于产业专项性和空间融合性特征,将旅游规划分为战略规划、协调规划、发展规划和开发规划。以旅游发展规划为示例,提出了六大转型:规划理念从无限思维向边界思维、融合理念和空间思维转变,编制思路从甲方意志向市场导向转变,规划内容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变,技术路线从概念逻辑向空间逻辑转变,规划方式从封闭向开放转变,规划技术从缺乏技术到技术融合转变以期推动旅游规划衔接和融入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引领中国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7.
土壤-植物系统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迁移与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重要的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因其具有亲脂和难降解特性,易在土壤和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以及生物体内累积,同时会发生脱溴还原代谢和氧化代谢,生成毒性更大的低溴代PBDEs、羟基PBDEs(OH-PBDEs)和甲氧基PBDEs(MeO-PBDEs).研究PBDEs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迁移转化对于认识PBDEs的陆生生态环境行为,评价其生态风险以及对食物链的潜在暴露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土壤中PBDEs的代谢与转化行为,PBDEs的植物吸收与传输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植物体内PBDEs的脱溴、羟基化和甲氧基化代谢行为几个方面总结了PBDEs在土壤-植物系统迁移转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思考和展望,有助于深入认识PBDEs及其代谢产物的环境归趋. 相似文献
128.
Tor Håkon Inderberg 《Local Environment》2015,20(4):424-441
Adaptation takes place in both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s, or as an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often under the realm of public regulation. Thispaper uses the Swedish and the Norwegian electricity grid sector, as providers of a vital public good under strict public regulation, to analyse reforms' effects on adaptive capacity in this area. The paper shows that transformational changes in both sectors during the 1990s shifted both the formal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the organisational culture, in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These two dimensions individually reduced adaptive capacity to climate change, although differently in the two countries. However, the formal structure and organisational culture also yielded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each other. This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hen designing public regulations and implementing reforms, organisational culture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Also the paper contests previous findings in the literature by showing that under given conditions there exist some substitution between the two dimensions in influencing adaptive capacity, implying that both dimensions should be included when analysing adaptation since analysing them in isolation is likely to lead to wrong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129.
基于多智能体和土地转换模型的耕地撂荒模拟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模型耦合已经成为国内外模拟LUCC有效途径之一。论文通过如下步骤阐明宏观耕地撂荒格局和微观主体行为间的互动机理。首先,将微观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纳入其决策,构建有限理性多智能体决策模型(Multi-Agent System,MAS);其次,通过SNNS平台的训练学习以及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验证土地转换模型(Land Transformation Model,LTM)模拟研究区宏观撂荒格局的有效性;最后,依据多模型耦合机理,耦合MAS模型与LTM模型,形成耕地撂荒模拟模型(Cropland Abandonment Simulation Model,CASM),并基于研究区耕地撂荒的实际数据,探讨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与2013年历史土地利用数据对比,CASM模型的PCM(Percent Correct Metric)系数为71%,比单独利用LTM模型的模拟精度提高3%,不仅表明CASM能够较好地模拟分析米脂县耕地撂荒空间格局分布,而且可有效揭示宏观耕地撂荒格局的微观驱动机理;同时,文章指出未来研究中要考虑政策和市场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不同层次主体决策对撂荒的影响,以此来提高模型对现实耕地撂荒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220kV及110kV户内布置、户外布置方式的变电站,架空输电线路以及地下电缆线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的监测,分析比较了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对环境的贡献水平以及衰减规律。结果表明输变电设施对环境的贡献值非常有限,且随与之距离的增加而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