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35篇
环境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其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从中国整体绿色发展转型进程和状态看,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经济维度的绿色转型发展较快较好,社会维度相对滞后。因此,如何在社会生活和消费领域推动绿色转型是中国政府应关注和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国合会2018年主题是“创新引领绿色新时代”,本项目作为“创新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课题下的专题研究,将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下如何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及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提供政策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不同流域水陆过渡带氮磷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对闽江上游、太湖西部和洪泽湖西部这3个研究区土壤及沉积物氮磷的总量和有效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方式对区域环境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西部研究区土壤氮磷总量均高于其他两个流域,洪泽湖西部研究区沉积物氮磷含量均高于土壤.研究区有效态氮磷的分布趋势整体与总氮总磷分布趋势一致,太湖西部与洪泽湖西部的有效态氮磷占比高于闽江上游流域,沉积物有效态氮磷占比高于土壤.土壤及沉积物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及铁铝氧化物对氮磷元素及其有效态的影响较大,但不同流域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不同流域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方式明显影响了滨岸带氮磷的分布,人类活动方式对氮磷形态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63.
利用超声波结合过氧化氢(H2O2)使纳米金红石型TiO2转晶,制备出了大约含有30%锐钛相的转晶纳米TiO2.通过TiO2催化超声降解偶氮品红的研究证实了转晶纳米TiO2粉末具有明显的声催化活性.除此之外,还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转晶纳米TiO2催化超声降解偶氮品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转晶纳米TiO2催化剂的作用下,偶氮品红的超声降解效果明显优于使用纳米金红石型和纳米锐钛型TiO2的情况.偶氮品红的声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在超声波频率40 kHz、输出功率50 W、催化剂用量1000 mg·L-1、pH为5.00、温度为20℃、偶氮品红水溶液初始浓度20 mg·L-1的条件下,照射40 min时的降解率即可达到75%以上.  相似文献   
64.
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使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福建海岸带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整体而言,福建海岸带地区以生态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占比达64.4%以上,成为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稳定的保证;生产和生活用地整体占比不大,但却是变化动态较高的用地类型.②时序变化上,1995—2005年,工矿生产用地、城乡生活用地不断扩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值下降2.3%;2005—2015年,生产、生活空间变迁程度趋于缓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值缓慢下降1.3%.③空间分布上,厦门、泉州等地市以生产、生活用地为主,较高强度的用地方式和相对破碎化的用地格局使得该地区呈现较低的生态环境质量(EV值小于0.855);宁德市、莆田市内陆地区等以生态用地为主,较强的生态稳定性使得该地区呈现较高生态环境质量(EV值大于0.994).④在用地转型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上,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用地变化是工矿生产用地的对外扩展,两个时段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4.9%和49.7%,且用地方式变化从功能属性和空间格局两个方面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并引发了工业污染、景观格局破碎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5.
以长春伊通河河谷阶地上部的农田土为研究对象,选用铁离子作为氮转化的一种影响因素,定性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铁离子对硝态氮、亚硝态氮、铵态氮三氮的变化影响。并且在建立方程组之后计算平衡常数,证明了铁的氧化作用,与实验所得相符合:铁促进铵态氮的吸附、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从实验和理论的角度说明了铁在三氮转化中起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锰铁离子对氮转化的定量影响和氮素污染地下水的预测和定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6.
根据1979年5月,8月,11月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并且与近几十年来的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和研究胶州湾重金属Hg的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分布以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胶州湾东北部海域春季污染较为严重,西南部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春季和夏季的表层含量大于底层含量,秋季时底层含量高于表层含量;而且春季Hg污染较为严重,秋季水质状况最好.从历史资料来看,1979年到1982年,Hg污染在加剧;1982年到1997年,从污染严重到缓和,在1997年就达到了一类水质的要求;1997年到1999年,水质更加清洁.  相似文献   
67.
Non-native species have invaded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and the invasion process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and accelerate. Because many invading non-native species are likely to become permanent inhabitants, future consideration of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 (SARs) should account for non-native species, either separately or jointly with native species. If non-native species occupy unused niches and space in invaded areas and extinction rate of native species remains low (especially for plants), the resultant SARs (with both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cies) will likely be stronger. We used published and newly compiled data (35 data sets worldwide) to examine how species invasions affect SARs across selected taxonomic groups and diverse ecosystems around the world. We first examined the SARs for native, non-native, and all species. We then investigated with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and paired or unpaired t tests how degree of invasion (proportion of non-native species) affected postinvasion SARs. Postinvasion SARs for all species (native plus non-native) became significantly stronger as degree of invasion increased (r2 = 0.31, p = 0.0006), thus, reshaping SARs worldwide. Overall, native species still showed stronger and less variable SARs. Also, slopes for native species were steeper than for non-native species (0.298 vs. 0.153).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among non-native taxonomic groups in filling new niches (especially for birds) and between islands and mainland ecosystems. We also found evidence that invasions may increase equilibrial diversity. Study of such changing species–area curves may help determine the probability of future invasions and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for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68.
传统产业生态化模式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了产业生态化的内涵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依据产业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提出了实现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的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造纸业为例。提出了实现江苏省造纸业生态化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69.
A new maniraptoran dinosaur from China with long feathers on the metatars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unusual presence of long pennaceous feathers on the feet of basal dromaeosaurid dinosaurs has recently been presented as strong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arboreal–gliding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bird flight, but it could be a unique feature of dromaeosaurids and thus irrelevant to the theropod–bird transition. Here, we report a new eumaniraptoran theropod from China, with avian affinities, which also has long pennaceous feathers on its feet. This suggests that such morphology might represent a primitive adaptation close to the theropod–bird transition. The long metatarsus feathers are likely primitive for Eumaniraptora and might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rigin of avian flight.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at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