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BL) height (i.e., mixing height (MH)) is critical to properly simulating pollutant levels with the grid-based photochemical models. In this study, the daytime mixing heights based on the parcel and bulk Richardson number method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directly from a numerical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in an effort to evaluate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PBL evolution. Mixing heights are estimated from hourly outputs of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of the Penn State/NCAR Mesoscale Model Version 3.3 (MM5V3) with two PBL schemes (Blackadar and Gayno-Seaman) during July 1999 over Philadelphia, PA. An analysis of the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urban PBL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und-level ozone (O3) level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n average, the MHs determined from the bulk Richardson number were larger than those estimated from the parcel method. The MHs from the MM5V3 output were much smaller than those derived from the parcel and bulk Richardson number methods, especially for the Gayno-Seaman scheme that is based on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The MH and ground-level O3 concentration have been found to be twice as much on episode days than on non-episode days. The average hourly MH growth rate and O3 tendency (i.e. rate of change in O3) were largest during the morning hours (0700 to 1000 eastern standard time (EST)), suggesting that vertical mixing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the accumulation of ground-level O3 in urban areas in the morning hours.  相似文献   
152.
在万元产值废水排放量这类环境系统中,既有单调递增或单调递减的单调系统,也有前期单调递增后期单调递减的非单调系统。本文研究提出的GTPM(1)步长指数变换建模方法,对于前增后减的非单调系统是非常有效的。应用实例表明,此方法不仅为一控制开辟新途径,也进一步拓宽了灰色预测方法在环境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3.
海河流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某些地区土壤出现贫瘠化、盐渍化和沙漠化,土壤缺磷也很明显.为了寻找植物对磷的需求特点以及海河流域土壤磷分布规律,可以从植物指示的角度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植物磷含量特征及其差异,研究植物每年从土壤中输出和输入的磷总量,从而寻找农业生态系统磷循环规律并科学指导施肥.  相似文献   
154.
1949~1992年我国粮食单产的气候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49~1992年我国粮食单产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年际间有明显的波动。这种波动除受政策因素影响外,主要受气候波动的影响,尤其是单产水平的剧降往往与气候灾害比较严重的年景对应。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气候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单产水平虽然很高,同时波动幅度也很大,应以稳产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增产为主。从全国来看,气候产量变化的一致性特征明显,50年代和80年代气候条件对粮食生产比较有利。但个别年份气候产量变化会呈现出南北或东西方向的地域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155.
本文应用不等间隔时间序列GM(1,1)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和粮食产量进行了预测分析,模型精度分别为95.68%和99.43%,从而为制订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开发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6.
示了沼气发生量与污水二级处理量和污泥沉淀量存在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关建立了相应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同时利用标准回归系数判定污泥沉淀量是影响沼气发生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7.
"十五"期间重庆市区城市用地供需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重庆市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用地的供需矛盾日渐凸显.从影响城市用地的几个因素出发,分析了重庆市区城市用地供需状况.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耕地是重庆市区城市用地的重要供给来源,2001~2005年间重庆市区城市用地短缺约57km2.  相似文献   
158.
该文根据2003~2009年陕西省工业废水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引入二阶弱化算子D2,建立陕西省工业废水排放量GM(1,1)预测模型。采用残差大小和均方差比值对缓冲序列预测数据进行精度分析,误差较小,精度较高,模型可靠,可满足预测要求。运用预测模型对陕西省“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排放量进行预测,得到2011-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废水达标排放量年均增长量为395.42万吨;与工业总产值相联系,知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工业总产值的增加相应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59.
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种类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主成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徐州市1996年至2000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种类及其量8个指标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占总方差81.126%能够反映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的二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和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密切相关,第二主成分和尾矿、煤矸石密切相关。结果表明徐州市电力、钢铁和煤矿开采行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种类及产生量变化趋势与徐州市经济发展方式相吻合,为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头控制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60.
基于EMD的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的时空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78年以来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进行了时空多尺度的分析。从粮食产量波动的趋势量分布来看,1978年以来河北省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粮食增长停滞,且有下降趋势。EMD分解结果表明:河北省粮食产量存在4年、6年及11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并以4、6年左右的周期波动为主;在对河北省4个国家二级生态类型区进行EMD分解时发现,Ⅵ1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区与Ⅱ2冀鲁豫低洼平原区是粮食产量4年左右周期波动的控制地区,而Ⅱ1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与Ⅱ2冀鲁豫低洼平原区,是河北省粮食产量6年左右周期波动的主要控制地区;在对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影响因子进行EMD分解时发现,粮食单产是粮食产量4年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同时粮食单产也是1978-1993年时段粮食产量6年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的波动叠加交互作用控制着1993-2005年时段粮食产量6年左右波动的变化。对两个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发现,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近年来不断增加,这将给河北省的粮食供需关系带来巨大的压力。研究的时空分析结果为保证粮食稳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