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83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中国西部大开发作为历史性的壮举 ,重在要有创新思路及观念的大转变。安全减灾作为一种国策及保障手段 ,必须是西部开发的先决条件 ,如果忽略了安全减灾规划战略的布署和开发行动 ,必然迟早要招致悲惨的后果。笔者提出此建议 ,旨在为中国西部开发探索一条生态、安全、减灾和谐发展之路 ,意在促进西部开发健康而有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2.
论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关系内涵与我国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揭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区际关系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如何协调区际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3.
厌氧氨氧化作为一种异于反硝化的氮转化途径,可同时将氨氮与亚硝氮转化为氮气,是沉积环境中重要的脱氮过程.本文基于15N同位素配对技术,利用15NH+4、15NH+4+14NO-3和15NO-3三组同位素开展泥浆培养试验,研究了四季太湖西部湖区沉积物厌氧氨氧化潜在速率及其脱氮贡献率;结合厌氧氨氧化功能基因丰度及沉积物理化特征,探讨了沉积物厌氧氨氧化潜在速率季节性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厌氧氨氧化潜在速率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性,夏、秋季显著高于春、冬季,秋季最高,为10.11μmol·kg-1·h-1(以N2计,下同),冬季最低,为3.24μmol·kg-1·h-1;沉积物总脱氮速率为10.67~31.02μmol·kg-1·h-1,其中厌氧氨氧化脱氮效应显著,四季脱氮贡献率高达30%~40%.有机质、氨氮及其功能基因丰度是影响厌氧氨氧化潜在速率的重要因子,研究区域沉积物孔隙水夏、秋季氨氮浓度和厌氧氨氧化功能基因丰度均高于春、冬季,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低于春、冬季,厌氧氨氧化潜在速率随沉积物孔隙水氨氮及其功能基因丰度升高而升高,随沉积物有机质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64.
中国东海区大陆岸线变迁及其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东海区海岸带1990-2015年6个时期遥感影像,分析其大陆岸线变迁,并评价其岸线利用强度。结果表明:(1)大陆岸线持续向海推进,且岸线长度缩减了495.91 km。岸线变迁强度呈现波动变化状态。岸线结构中大量自然岸线转变为人工岸线,自然岸线比例缩减了14.18%,而人工岸线占比上升了21.94%,岸线的多样性快速增长。(2)岸线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形态向平直、规则方向发展。海岸带海陆格局表现为陆进海退,陆地面积增加了2655.01 km2,海岸带受滩涂养殖、围填海、港口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显著。(3)岸线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强。岸线人工化指数增加,2015年增长至53.88%。开发利用主体度由单一主体模式发展形成二元主体模式,至2015年,岸线二元主体转变为基岩岸线和建设岸线,主体度分别为30.53%和20.26%。岸线综合利用指数上升了32.42%,人类活动对岸线变化影响力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5.
加强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与协调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是长江流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分析了长江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在政策、自然资源、产业第补性、区位等方面的潜力及突出优势、进而论述了流域东西部经济协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流域东西部地区间流通通道不畅、经济整体性差,内部联系松散、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现阶段流域东西协作应把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开发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联手开拓市场,并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建立人才资源培训交流机制等作为协作的重要领域。同时,提出了经济协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诸如协调机制的建立、流域经济协作主体的确定、政策制定及其引导、流域经济协作目标等问题。  相似文献   
66.
2004年对河北沿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春、夏2个航次调查研究,描述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细胞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历史变化及平面分布趋势。结果显示:2个航次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6种,以硅藻为主。不同季节优势种有演替现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季节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平面分布特征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优势种明显。生物多样性指数(H′)及均匀度指数(J)偏低。两航次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明显高于1984年同期同水域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7.
探讨了法律在西北地区沙漠化治理中的利益导向功能,认为法律的利益导向功能会促使防沙治沙其他要素的生成,法律在沙漠化治理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以无锡市望虞河西岸河网区为研究区域,于2018年12月—2019年9月分冬、春、夏、秋4个季节采集了上覆水和沉积物样本,研究氮磷营养因子在沉积物-上覆水界面的释放规律,探究主要水质指标、沉积物氮磷和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水质状况不佳,主要是氮含量超标,污染严重的点位集中在人类活动较为密集的市区和工业区;受上覆水氮磷浓度、溶解氧浓度等变化的影响,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季节变化明显,污染状况较为严重,75%的点位属于中度和重度污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季节变化不显著,部分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污染程度排序为Zn>Cd>Cu>Pb>Ni>Cr>As。  相似文献   
69.
基于2019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渤海及其西岸地区能见度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区域海岸陆能见度演变特征及其预报方法,并通过引入PM2.5浓度及建立相应的消光方程,提升该地区能见度预报准确率.结果表明:渤海及其西岸地区海岸陆能见度演变特征存在差异,就年平均能见度而言,海上(含港口)高于陆地,并且前者的能见度日变化较后者更趋平缓,低能见度(<3 km)天气陆地主要出现在0:00—8:00,海上(含港口)则全天均有可能出现,海上(含港口)0~500 m低能见度天气多于陆地,500~3000 m低能见度天气少于陆地.渤海及其西岸地区能见度预报需要考虑气溶胶消光的影响,欧洲数值模式(ECMWF)和天津气象台主观能见度预报产品,在该区域预报与实况的相关系数为0.2~0.3,相对误差为40%~50%.引入天津环境模式PM2.5浓度预报,基于ECMWF相对湿度和环境模式液态水含量,通过消光方程可以较好地改进预报该区域能见度的效果,其产品陆地和港口能见度预报与实况的相关系数分别为在0.8和0.5以上,相对误差分别为20%和40%左右,小于...  相似文献   
70.
Surface sedi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various locations of the Mandovi estuary and the Marmugoa harbour. Sediments were analysed for organic carbon (OC), total lipids, n-alkanes concentration and composition. Concentrations of OC, total lipids and n-alkanes varied spatially and ranged from 1 to 2.5%, 176 to 1413 microg/g dry weight (dw) sediments, and 0.8 to 3.2 microg/g dw sediments of the Mandovi estuary, respectively; and from 0.6 to 2.9%, 233 to 1448 microg/g dw sediments, and 1.6 to 10.7 microg/g dw sediments in the Marmugoa harbour, respectively. Long chain, odd carbon n-alkanes (C(23)-C(33)) in the Mandovi estuary, whereas short chain, even carbon n-alkanes (C(11)-C(21)) in the Marmugoa harbour sediments were more abundant. The total HC concentrations, n-alkane composition, CPI, UCM and other evaluation indices suggest the dominance of terrestrial hydrocarbons in the estuarine while petroleum derived hydrocarbons in the harbour sediments. This conclusion was further supported by the abundance of hopanes with C(29) to C(34) alpha, beta compounds and steranes with C(27), C(28) and C(29) compounds in the harbour sed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