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8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418篇
基础理论   176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41.
本文基于WRF-CMAQ模型定量分析了气象条件变化对PM2.5的影响.全国337个城市2018~2019秋冬季气象条件转差导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约5.55%.24个省市气象条件同比转差,北京气象转差致使PM2.5同比上升约3.66%.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气象条件转差最显著,汾渭平原次之,长江三角洲(以下称长三角)基本持平,分别导致PM2.5浓度同比上升约9.4%、8.3%、1.1%.“2+26”城市和汾渭平原气象条件在11月、1月、2月转差,10月、3月气象条件转好.长三角则10月、11月、3月气象条件转差;12月、1月、2月转好.“2+26”城市2018~2019秋冬季PM2.5浓度同比上升主要为气象条件转差所致;汾渭平原PM2.5同比变化较小,人为减排有效抵消了气象条件转差带来的不利影响;长三角PM2.5浓度同比下降,与气象条件变幅小且污染排放较去年同期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42.
A long-term field and lysimeter experiment under different amount of fertilizer-N application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N application rates for a high productive rice–wheat system and less N leaching loss in the Yangtse Delta region. In this region excessive applications of N fertilizer for the rice–wheat production has resulted in reduced N recovery rates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itial results of the 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N application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yield. On the two major paddy soils (Hydromorphic paddy soil and Gleyed paddy soil) of the region, the optimal N application rate was 225–270 kg N hm–2 for rice and 180–225 kg N hm–2 for wheat, separately. This has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number of effective ears and Spikelets per unit area, and hence high yield. Nitrogen leaching in the form of NO 3 -N occurs mainly in the wheat-growing season and in the ponding and seedling periods of the paddy field. Its concentration in the leachate increased with the N application rate in the lysimeter experiment. When the application rate reached 225 kg N hm–2, the concentration rose to 5.4–21.3 mgN l–1 in the leachate during the wheat-growing season. About 60% of the leachate samples determined contained NO 3 -N beyond the criterion (NO 3 -N 10 mg l–1) for N pollution.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when the N application rate was in the range of 270–315 kg hm–2, the NO 3 -N concentration in the leachate during the wheat-growing season ranged from 1.9 to 11.0 mg l–1. About 20% of the leachate samples reached close to, and 10% exceeded, the criterion for N pollution.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NO 3 -N from leaching will no doubt constitute a potential risk of N contamination of the groundwater in the Yangtse Delta Region.  相似文献   
143.
土壤中不同老化时间的DDT对小麦根系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丽青  巨天珍  陶澍 《生态环境》2002,11(4):335-338
研究了水、正己烷、正己烷/丙酮ASE对土壤中不同老化时间的DDT的逐级提取量的差别及其与小麦根吸收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氯的水提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下降,正己烷提取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下降,正己烷/丙酮提取量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上升。植物根吸收随老化时间增加而下降。根吸收与水提量没有确定关系,与正己烷提取量具正相关关系,与正己烷/丙酮提取量有负相关关系。正己烷提取量可被作为土壤有机氯DDT的有效态部分。  相似文献   
144.
采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386份CIMMYT小麦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并测定了其微量SDS沉降值,同时评估了各亚基对小麦烘烤品质的贡献.电泳结果发现,供试材料所包含的亚基种类和组合非常丰富,共有14条不同亚基和25种不同的亚基组合.A组染色体编码的HMW-GS有Null、Ax1和Ax2,其频率分别为79.50%、16.32%和4.15%;B组染色体编码的亚基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序为Bx7、Bx7 By9、Bx7 By8、By22、Bx20、Bx14 By15、Bx6 By8,它们的频率分别为42.75%、21.24%、17.36%、13.47%、3.89%、1.04%、0.26%;D组染色体编码的亚基为Dx5 Dy10、Dx2 Dy12、Dx5 Dy12、Dx2 Dy10,其中Dx5 Dy10和Dx2 Dy12亚基为主要类型,频率分别为76.42%和22.00%,含有Dx5 Dy12或Dx2 Dy10亚基的材料非常少,含有Dx5 Dy12亚基的仅有4份,含有Dx2 Dy10亚基的仅有2份,但它们用于研究D染色体编码的等位亚基的遗传和对小麦烘烤品质的贡献将具有重要作用.亚基组合1(Null 5 10 7)出现的频率最高,为34.20%;其次是组合3(Null 5 10 7 9),其频率为11.40%;组合16~25仅分布在1~2份材料中.各亚基对沉降值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位点编码的等位基因变异对小麦烘烤品质影响显著.Glu-A1位点上的1亚基的作用显著大于2和Null亚基,2与Null亚基间的差异不显著.Glu-B1位点上的7 8和22亚基显著优于7 9,而7、20和7 9亚基间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同样,7 8和22亚基间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5 10和2 12亚基对品质贡献与前人研究一致,5 10亚基显著优于2 12亚基.自然界十分稀少的材料———拥有2 10和5 12亚基的材料的收集对评价Glu-D1位点单个亚基或亚基联合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1表8参10  相似文献   
145.
稻麦轮作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近年来氮素化肥施用量大而利用率较低现状,在江苏太湖地区设计田间试验,研究稻麦轮作田全年氮素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稻季和麦季径流中氮损失量相近,麦季略高,约占施氮量的2%左右。麦稻轮作田径流氮损失中氨态氮较少,以硝态氮和其他形态氮为主,其中氨态氮损失以稻季为主,硝态氮损失稻季和麦季相近,其他形态氮损失麦季较多。不同作物田径流氮组成存在差异,麦季径流氮以硝态氮和其他形态氮为主,氨态氮极少,而稻季在施肥后短时间内径流氮中氨态氮、硝态氮和其他形态氮大致相当,其他时间以硝态氮和其他形态氮为主。  相似文献   
146.
ModellingthemeteorologicalinfluenceontheyellowingofspringwheatleavesWangFutang;WangShili(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  相似文献   
147.
乡镇铝厂大气氟污染对区域冬小麦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郑州市某乡镇电解铝厂附近的参气,土壤及冬小麦等生态因素含氟量的分析与研究,表明:(1)铝厂所排放的化物是造成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2)冬小麦各部位器官含量与距污染源的距离呈负相关;(3)对电解铝生产过程排放的气态氟化物应采取相应的治理和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8.
污泥施肥时重金属镍对农作物的毒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盆栽和小区试验,研究了在石灰性土壤中镍污染对小麦和水稻的影响;两种作物对土壤中镍的吸收、迁移和累积规律。建议农田污泥施肥时镍的控制标准为330PPm。  相似文献   
149.
小麦根系吸收土壤中的~(14)C-辛硫磷,经茎转运到植株地上各部分,累积在小麦叶片中的~(14)C-辛硫磷残留物再通过蒸腾、代谢和光解等途径不断转移和消解,或以~(14)CO_2,或以其它含~(14)C-化合物形式向体外逸出,经过整个生育期(90天)的转移和消解,麦收后土壤中仍有少量~(14)C-辛硫磷残留物,这些残留物或以含~(14)C土壤蒸发液形式、或由土壤微生物作用分解成~(14)CO_2逸出土壤。  相似文献   
150.
研究过磷酸钙、石灰和硅钙镁肥单一施用对土壤Cd形态和小麦植株不同器官Cd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微碱性Cd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小麦成熟期土壤Cd形态以及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提取态镉含量的影响,分析小麦不同器官中Cd的含量.结果表明:过磷酸钙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值,石灰和硅钙镁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值.3种改良剂均可以显著降低土壤DTPA提取态镉含量,其中施用硅钙镁肥(3%)的效果最好,降幅为73.60%.添加硅钙镁肥可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同时增加残渣态镉含量,其中硅钙镁肥(3%)处理效果最佳,土壤可交换态镉含量降幅为63.30%,残渣态镉含量增幅为56.20%.3种改良剂均可显著降低小麦地上部、地下部Cd含量,其中硅钙镁肥处理对小麦地上部及地下部Cd含量降低效果最佳.硅钙镁肥(1.2%)处理对小麦籽粒镉含量降低效果最好,降幅为90.85%.土壤pH值与土壤DTPA提取态Cd含量达到了极负显著水平,土壤DTPA提取态Cd含量与小麦各器官中Cd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施用不同改良剂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和小麦植株不同器官中Cd的含量,缓解Cd对植株的胁迫效应. 3种改良剂在同等剂量水平下,硅钙镁肥对小麦器官中镉的降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