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9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52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68篇 |
综合类 | 287篇 |
基础理论 | 75篇 |
污染及防治 | 19篇 |
评价与监测 | 15篇 |
社会与环境 | 6篇 |
灾害及防治 | 2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33篇 |
2023年 | 68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122篇 |
2019年 | 108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88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67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185篇 |
2011年 | 148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19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66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100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油站火灾爆炸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加油站的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故障树分析。通过故障树分析,得出4个最小径集,指明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从而确定出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做出安全检查表,以供现场实施参考。 相似文献
2.
阮赤宇 《安全.健康和环境》2014,(3):44-47
运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对Quantum管式法高压聚乙烯装置中多次出现泄漏火灾的聚合单元进行评价。对照装置实际分析了防火防爆缺陷因子,提出完善聚合单元的防火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结构,指出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原因,针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特点,确定了蒙特卡洛可靠度分析法.给出了系统的概率模型,确定了在Matlab下应用Monte Carlo方法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度进行仿真的具体步骤,得到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靠度仿真曲线.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较,基本一致,验证了该仿真方法能正确描述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度随使用寿命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应用该方法来分析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的各可靠性指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聚磷酸铵(APP)干粉灭火剂的聚合度对其灭火性能的影响,选用3种不同聚合度的APP,结合其晶体结构、粒度分布及热性能测试,并通过粉体杯式燃烧器进行小尺寸灭火实验,对比3种样品的灭火性能及灭火机理,研究聚合度与其灭火性能的关系。热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聚合度的升高会导致APP的热稳定性下降,随着聚合度从80升至1 500,其初始分解温度从326.11 ℃降低至321.54 ℃,失重率从75.21%增加至79.66%。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PP聚合度的增加,火焰降温速率升高,最小灭火浓度(MEC)降低,灭火性能增强,当聚合度为1 500时,MEC为118.143 g/m3。聚合度的升高有助于APP在进入火场后更早、更充分地与火焰发生反应,从而使灭火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火灾频发暴露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系统脆弱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铁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3):5-9
为剖析近来我国火灾事故频发的原因,以上海"11·15"火灾事故为典型案例,分析了事件灾害过程和行为特征。结果提示:事件过程所暴露的风险管理疏失;安全基础设施薄弱;应急准备欠缺和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等现象,凸显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系统脆弱性。系统脆弱性可能是导致"11·15"火灾事故发生与成灾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系统脆弱性存在实质是公共安全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建议应从制度化建设入手,注意克服系统脆弱性,以加强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及“11·15”特大火灾事故的具体情况,运用社会学视角,从技术和理性的局限、效益和安全的博弈、人因和制度的瓶颈三个方面透析由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难以解决这一现状暴露出的社会学问题。并提出有利于从深层次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的三点建议:调整引发不安全因素的社会结构;提升有利于确保安全的技术能力;加强政府的社会控制功能。本文针对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的现状,揭示了“11·15”特大火灾事故带来的警示和反思,就高层建筑火灾防范提出了改进方法,对建筑、消防等部门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建筑物火灾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依据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系统安全方法,建立了建筑物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摆脱了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参评人员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其认识上的模糊性等缺点,大大提高了准确性.为了验证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将该理论应用到某高校图书馆火灾危险性评价中,快速、准确地得到了安全评价结果,取得了满意效果,为建筑物防火设计以及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端部约束不同的构件在火灾中的破坏形态不同,研究整体结构构件在火灾中的破坏形态,可以为钢结构抗火研究与设计提供依据。某钢结构框架厂房发生火灾,大火历时3个多小时,火场最高温度达1000°C以上。火灾后,框架梁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钢梁端部下翼缘屈曲破坏较普遍;由于钢梁顶没有设置抗剪键,钢梁与顶部的混凝土现浇楼板脱开,火灾后残留有较大的挠屈变形;钢柱在火灾后未有明显的破坏现象,但有侧向变形产生。这些现象与实验室中标准试验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9.
10.
室内火灾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卧室火灾双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更为直观给出了火灾的后果。本文提供了室内火灾经济性分析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对今后工作的深入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