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灾害及防治   14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防灾博览》2013,(6):9-9
全国第七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1-2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和IAVCEI中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62.
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管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平 《防灾博览》2004,(2):17-18
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在2003年8月全国地震局长会议上指出:“要依法加强对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管。认真总结、吸取各国包括这次阿尔及利亚地震灾害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我国城镇和重大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严格执法检查,在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各个环节上严把设防关,坚决杜绝不按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设计、施工和行为的‘豆腐渣’工程。”  相似文献   
63.
甘肃省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自1954年甘肃省第一张地震记录图在兰州地震台产生至今,甘肃的防震减灾事业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长期奋战在祖国西北边陲的地震工作者,在中国地震局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战严寒,斗风沙,克服重重困难,用勤劳和智慧,真情和汗水,使甘肃防震减灾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和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相似文献   
64.
《防灾博览》2005,(3):5-6
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海城地震纪念碑落成典礼,庆祝海城地震成功预报3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国地震局,向为海城地震成功预报和抗击地震灾害作出贡献的各级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多年来为防震减灾事业作出贡献的地震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65.
《防灾博览》2018,(2):6-7
2017年,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申报的"国家地震工程研究示范型国合基地"近日获得科技部认定。科技部公布了2017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类)共38家,工力所是地震局系统组织推荐获得认定的唯一单位。  相似文献   
66.
《防灾博览》2018,(2):10-13
一、简介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于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卫星于2017年6月完成正样研制,并完成出厂评审工作,计划于2018年2月2日发射入轨,卫星设计在轨运行5年。根据2014年8月中国地震局《关于调整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建设单位和卫星工程总体部依托单位的通知》要求,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应用系统建设依托单位调整为地壳应力研究所。  相似文献   
67.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各项部署,进一步推动各级地方政府落实防震减灾主体责任,中国地震局不断探索推动基层防震减灾工作发展的有力举措,开拓创新,开展了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示范县、示范学校、示范社区等一系列示范创建工作,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本期《防灾博览》栏目,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防震减灾示范城市(示范县)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68.
防御     
《防灾博览》2010,(5):88-88
<正>2010年9月2日,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震害预测工作研讨会议,杜玮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了国内该领域权威专家,部分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负责同志参加。杜玮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开展城市震害预测工作,是加强城市地震灾害防御有效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表  相似文献   
69.
《防灾博览》2009,(2):71-71
为满足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的需要,中国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设计创作的《你必须掌握的防震知识》画册已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0.
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并认为“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这也是汶川地震后,党中央对于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做出的最明确的最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