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0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360篇
安全科学   850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242篇
综合类   1525篇
基础理论   219篇
污染及防治   105篇
评价与监测   127篇
社会与环境   139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主要介绍海上油田作为主发电站的四冲程柴油机的拉缸现象和征兆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根据曹妃甸油田主电站所用德国MAN双燃料发动机所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具体的技术分析,并提出较好的预防柴油机拉缸事故方面的预防措施。针对引起拉缸的典型故障情况,故障原因、应急处理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目的在于提高电站管理人员的警惕性,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也为以后进一步提高电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金属铜原子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获取金属铜空间原子氧环境适应性数据,提升材料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水平。方法将金属铜样品置于射频源原子氧辐照面积内开展原子氧辐照试验,束流密度为2.5×1016/(cm2·s),最长辐照时间为300 min。研究随辐照时间增加样品表面成分、形貌以及性能的变化。结果原子氧辐照后,金属铜表面变得粗糙,300 min辐照样品出现了氧化层脱落现象;随辐照时间增加,样品质量呈增加趋势,300 min辐照样品质量增加0.035 mg;试验后样品太阳吸收比升高最大值达0.07,光谱反射系数下降;原子氧作用导致金属铜表面疏水性能提高,摩擦磨损性能下降。结论得到了金属铜原子氧环境效应数据,可为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防护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3.
排污权初始分配是进行排污权市场交易的前提和基础,为排污权交易的有效进行提供保障。文章以广州市为区域研究单位,在现有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展开排污权初始分配研究。基于企业的发展规模、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性、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现状以及企业运用技术治理环境的投入这4方面的因素,构建了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二氧化硫初始排污权分配的AHP层次分配模型。并以广州市火电行业为例,引入排污数据,具体研究了广州市火电行业的初始排污权分配方案,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赋值,在最终得到的分配结果中,发电量多少、脱硫设施效率和二氧化硫去除率获得的权重最大,在分配中是主要考虑的指标。从分配结果看,各企业获得的排污权分配量较合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政府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进行排污权初始分配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污水处理过程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研究对于应对能源危机和气候危机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具有4层15项指标的能耗评价体系。结合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的绿色指标体系,选取呼和浩特地区具有代表性、处理规模相近的2座中小型污水厂进行能耗评价。结果表明:处理能力利用率、处理工艺系统稳定性和污水厂高程布置所对应的3项评价指标在所选择的能耗影响因素中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143 0,0.302 4和0.145 6。进一步运用IPCC计算方法对污水处理厂进行碳排放概算,得出A、B污水处理厂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9.401 t CO2/104t、18.378 t CO2/104t。A、B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比能耗分别为0.293 kW.h/m3、0.195 kW.h/m3。将碳排放数据与实际能耗情况对比得出:污水处理厂的能耗水平越高,单位碳排放量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5.
溶解氧变化对底泥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静态实验考察了溶解氧变化对底泥酶活性影响,同时采用BIOLOG ECO微平板构造了不同溶解氧水平下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高溶解氧条件下,底泥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缺氧条件及厌氧条件(P<0.01),脱氢酶活性高于背景值;厌氧条件下脱氢酶、脲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高溶解氧组、缺氧组及背景值(P<0.05);缺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高溶解氧组及厌氧组(P<0.05);蛋白酶活性受溶解氧水平变化的影响较小。BIOLOG ECO微平板法分析表明,溶解氧变化对底泥微生物多样性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的降低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溶解氧组>厌氧组>缺氧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缺氧条件及厌氧条件下,底泥微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地,高溶解氧条件下微生物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程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高溶解氧组及缺氧组底泥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程度升高,厌氧组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程度降低。总之,高溶解氧条件更有利于形成底泥有机物完整的代谢循环,提高大分子有机物的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06.
规划及开发区由于具体项目的不确定性,使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源强亦不确定,很难使用现成的大气影响预测模式进行预测。文章通过规划区近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区域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曲线与方程及环境质量与排放量的简单关系。根据规划实施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年均值与良好空气质量天气数量的关系,预测规划实施后的大气环境影响,并针对规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和减轻环境空气影响的措施。文章采用宏观的回归分析方法,使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简化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节约了工作时间;非常适用于老工业基地发展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107.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2010年平水期对五大连池药泉湖6个采样点的8个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同时研究药泉湖水体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药泉湖水质的首要因子,即有机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最大;瀑布出水口采样点污染最严重,该出水口为药泉湖观光景区入口,因此要密切关注药泉湖人为点源污染,加大景区环境管制力度。  相似文献   
108.
为了使得航空维修差错规避措施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利用维修差错辅助决策系统来引导航空维修差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收集得到航空维修差错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相应分析方法对航空维修差错模式与差错成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便于编程实现,分析结果容易理解,对设计合理的航空维修差错规避措施、促进我国的飞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小城镇生活垃圾产量及成份分析——以江苏省巴城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是一种比农村社区更高一层次的社会综合实体,具有基层人口相对集中,基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中心的特点。随着社会变革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进程日益加快。隶属于昆山市的巴城镇,一个典型的经济快速发展中的城乡结合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这为了解镇社会、经济概况,镇生活垃圾产量及成份,以求获取小城镇生活垃圾污染状况的基础信息,为日后达到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0.
根据2006-2010年深圳市8个环境监测点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和O3的监测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综合评价了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分析了大气环境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年来,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在逐步改善,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具有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发现,盐田区和龙岗区监测点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差,而华侨城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2006-2010年大气环境环境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