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2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13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悬浮颗粒对污水氯消毒“拖尾”现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悬浮颗粒对二级出水氯消毒灭活大肠杆菌"拖尾"现象的影响规律.SS浓度越高,消毒拖尾区出现越早,灭活率越低.双对数回归对比表明,SS与灭活速度线性相关,浓度从6mg/L升高至85mg/L,总的灭活速度降低约10倍.采用多次拟合统计分析发现,SS浓度在10~55mg/L范围内,悬浮颗粒浓度与拖尾区起始时间及起始点对数灭活率线性相关(R20.99).在此范围内随SS浓度升高,拖尾起始点的时间由330min降低到55min,对数灭活率由5.8降低至0.8.有效去除SS不仅能够提高拖尾区灭活率,也可以提高消毒效率,降低消毒池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高氯投量及低pH值均能一定程度提高"拖尾"区灭活率.  相似文献   
212.
本研究旨在为白洋淀淀中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提供一个优化决策方法。在对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14项预选处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估。首先从处理效果、技术性能以及经济性能三方面对各处理技术进行初级量化评估,再根据其评估数据对各项技术进行二级评估,最后结合淀中村自身特点筛选出较好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讨最适合白洋淀淀中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优化方案。纯水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可采用人工湿地和水解酸化+人工湿地技术,人口相对分散地区可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半水村人口相对集中地区可采用厌氧滤池+土壤渗滤和人工湿地+氧化塘技术,人口相对分散地区可采用沼气净化技术和土壤渗滤技术。  相似文献   
213.
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基础,探索适宜的垃圾分类模式,将助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和处理。以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为例,采用"三元二级分类"体系,对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进行探索;对分类后的湿垃圾资源化进行研究;对推进高校生活垃圾分类进行探讨。"三元分类"实现干、湿分离,及对特种垃圾单列;"二级分类"对三大类再进行细分。对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生活垃圾经过6次取样,统计结果为湿垃圾占比63.91%、干垃圾占比35.58%、特种垃圾占比0.51%。对其中的湿垃圾利用黄粉虫和白星花金龟过腹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微生物+两种环境昆虫组合技术,最大可实现湿垃圾资源化减量95%,占生活垃圾总量的60.71%。在推进高校生活垃圾分类研究中,总结了成立创新团队和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及湿垃圾资源化示范基地两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14.
二级环境监测站的建设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加强二级环境监测建设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二级环境监测站建设的措施和建议有:提高二级监测站地位,加大对其经济投入;加强环境监测队伍的建设;加强专业技术水平、监测业务能力的提升;加强二级环境监测站的管理,积极开展国家实验室认可工作,不断优化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15.
采用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对石化废水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系统探讨了pH值对臭氧氧化单元的影响,组合工艺对废水中COD、UV254的去除效果,对废水中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荧光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10 mg·L-1,接触时间为4 min,pH值偏碱性时,臭氧预氧化石化二级出水效果较好.臭氧氧化能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使得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有机物比例增加约15%,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停留时间为3 h,气水比为3∶1时,组合工艺对COD、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0.8%和45.8%.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进水平均COD为86.5 mg·L-1时,组合工艺出水平均COD为49.4 mg·L-1.  相似文献   
216.
臭氧预氧化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臭氧预氧化强化后续曝气生物滤池对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净化效率为目的,研究了臭氧预氧化对二级出水可生化性的影响。臭氧投量为10mg/L、接触时间为4min时,臭氧氧化对COD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25.7%和16.5%;臭氧氧化使二级出水的生物可降解有机碳(BDOC)值提高为原来的2.45倍;臭氧氧化使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分子有机物比例减少,小分子有机物比例增加,使分子量小于1kDalton的有机物的比例由原来的52.9%提高到72.6%;通过UV254值变化可知,臭氧氧化能将大多数含有C=C、C=O双键等活性基团破坏;臭氧氧化后,GC/MS检测到的有机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氧化前后烷烃种类明显增多,而环状结构、羧酸和醇类化合物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17.
Ozonatio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advanced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ozonation on assimilable organic carbon (AOC) levels in secondary effluents was investigated, and AOC variation of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MW) organic components was analyzed. Although the removal efflciencies were 47%-76% and 94%-100% for UV2s4 and color at ozone dosage of 10 mg/L,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in secondary effluents was hardly removed by ozonation. The AOC levels increased by 70%-780% at an ozone dosage range of 1-10 mg/L. AOC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instantaneous ozone demand phase, and the increase in AOC was correlated to the decrease in UV254 during ozonation. The results of MW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ozonation l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rger molecules into smaller ones, but the increase in low MW (〈1 kDa) fraction did not contribute much to AOC production. The change of high MW (〉100 kDa and 10-100 kDa) fractions itself during ozonation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crease of AOC levels. Furthermore, the oxidation of organic matters with high MWs (〉 100 kDa and 10-100 kDa) resulted in more AOC production than those with low MWs (1-10 kDa and 〈1 kD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emoving large molecules in secondary effluents could limit the increase of AOC during ozonation.  相似文献   
218.
为解决除碘吸附剂吸附效率较低的问题,开发出排除吸附剂脱附干扰的新型二级逆流吸附工艺。采用烧杯实验考察吸附剂对自来水中I-的吸附特性,初始I-浓度为2.00 mg·L-1,90 min达到吸附平衡,且较好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这种吸附剂吸附I-后会发生显著的脱附。基于吸附剂的特性和Langmuir吸附等温式,设计出新型二级逆流吸附工艺,并提出该工艺的计算模型,用于预测该工艺出水I-的浓度。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提高模拟放射性废水中I-的去除效率,其出水I-的平均浓度为0.150 mg·L-1,去除率达到92.5%。计算出水I-浓度为0.124 mg·L-1,去除率为93.8%,实测值与模型计算值接近。与常规单级吸附工艺相比,在相同的吸附剂投加量下,I-去除率由78.0%提高至92.5%。  相似文献   
219.
采用自制的2-乙基蒽醌修饰石墨毡阴极,通过SEM、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扫描曲线(CV)等方法对其微观形态和催化活性进行表征,并进行电化学降解土霉素废水二级出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乙基蒽醌修饰石墨毡阴极是良好的空气扩散电极,2-乙基蒽醌晶体的存在使石墨毡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当以钛涂钌铱DSA电极为阳极、2-乙基蒽醌修饰石墨毡为阴极,在电流密度0.06 A/cm2、极板间距4 cm、电解质浓度0.2 mol/L和不调节废水初始pH的条件下,电解60 min,土霉素废水二级出水COD可由258.7~269.2 mg/L降低至105.0~118.6 mg/L,出水水质满足《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4-2008)要求,COD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20.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碳纳米管(CNTs)对水中多氯联苯(PCBs)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包括1种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和3种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并对4种CNTs的物理特征及孔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WCNTs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最大,分别为228.210 m2·g-1和1.515 4 cm3·g-1。CNTs对PCBs的吸附速率很快,40 min吸附量可达到平衡时的90%以上,8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且SWCNTs的吸附能力远大于MWCNTs。运用拟一级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表明拟二级模型更适合描述CNTs对PCBs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