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42.
蔡永海  黄进 《环境保护》2013,(Z1):58-6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环境正义的核心问题则包括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环境正义是生态文明的人  相似文献   
43.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历史的必然 人类历史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史,它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即渔猎文明时期,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对自然界没有实质性破坏和威胁,并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原始的文明意识,此间历时百万年。随着农业的诞生,特别是铁器生产工具的出现,人们从被动适应自然过渡到主动适应自然,并出现了农业文明,此间历时万余年。  相似文献   
44.
关明国  关雎 《环境保护》2013,41(15):39-40
解决环境问题不仅需要靠技术手段,还要靠生态意识和环境伦理思想,而这些思想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源头汲取营养,在整个社会形成敬畏生命的认识,强化生态责任意识、用科学的发展观帮助人类走出环境灾难,恢复和重建地球的生态伦理和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45.
问你     
窗外的空气不再透明,前方的路变得模糊。人类总是在失去那湛蓝天空后才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微风飘动,湖面泛起阵阵涟漪,依旧是那熟悉的地方,不同的是前方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脏乎乎的空气,遍地的白色污染,烟囱排放出来的黑色气体,这就是人类所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46.
金鑫荣 《环境教育》2015,(Z1):52-54
<正>他,果洛周杰,一个13岁就在青海白玉达唐寺出家的僧人,本该是每日参研佛经、修习佛法,却爱上了摄影。从2009年起,他拿起手中的照相机,开始行走于青海的各大雪山与草原之间,拍下了一幅幅珍稀的动植物照片。随着拍摄的深入,他的镜头下不再只是美景与珍稀动物,还多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各种冲突。而同时,他的困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在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多次表达了这样的困惑:人与自然,难道真的就不  相似文献   
47.
共有的家园     
许罗娜 《环境教育》2014,(12):86-86
正1998年,肆虐的暴雨,横扫着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暴雨所到之处,江湖水涨,河沟漫溢。此时,流经中国大地的长江、嫩江、松花江隐去了往日温柔美丽的笑靥,露出了凶猛恐怖的狰狞。肆虐的洪水像一只只无情的魔爪,几千万亩良田被淹,几百万人痛失家园。浩浩荡荡的江水,每天都在制造大大小小的险情。这次大灾过后,人们开始反思:给水以家园,给万物生灵以家园,人类才会有自己的家园;给水以活路,给万物生灵以活路,人类才会能生存和发展。当我们享受着快乐祥和的生活时,你可曾想到  相似文献   
48.
《四川环境》2014,(5):F0004-F0004
泸定水电站是华电国际自主建设的首座大型水电站,为大渡河干流规划调整推荐22级方案的第12个梯级电站,总库容2.4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219亿立方米,具有日调节性能,装有4台230兆瓦机组,总装机容量920兆瓦。  相似文献   
49.
正"尊重自然、尊重人,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衔接点。"这是杜马禅园一切生产生活活动的基本原则。杜马禅园,依傍在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的南丹山麓。走进杜马禅园,一路灌木林立,野花野草遍地,清新野香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山间树林茂密,清清流水,咚咚小溪,啾啾鸟鸣……在这近乎原始的山林中,我们内心安静得足以忘记尘世的喧嚣。  相似文献   
50.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其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重点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坚持依法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坚持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