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21篇 |
基础理论 | 1篇 |
评价与监测 | 1篇 |
社会与环境 | 18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城镇化不过是经济形态的外显。我国的城镇化形态与国内的工业化路径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积极的城镇化将进一步恶化产能过剩、加剧分配失衡和城乡关系恶性循环。目前,应对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紧缩周期,应以平均地权来重建小农村社制度,以变革激励地方政府追求资本积累的压力型考核机制和分税体制来节制资本,并让国家承担组织成本来对农民进行组织化,而非采取积极的城镇化等救市措施。 相似文献
33.
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生态环境恶同状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建立一机制为主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4.
工业园区是中国乃至全球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工业园区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但对区域环境也形成了较大压力。科学调控工业园区人地关系,推动园区绿色发展,对于工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亟待深入研究。当前,从人地关系视角入手,多要素耦合的工业园区绿色发展研究仍较匮乏。本文提出了工业园区人地关系内涵及基本分析框架,阐述了国内外关于工业园区人地关系相关研究的概况,重点对工业园区能源、水、土地、环境等方面可持续调控典型研究进行了分析。本文对工业园区人地关系研究的主要难点进行探讨,并提出进一步研究需重点关注的三个基本问题,以期为推进园区绿色发展提供新视角。最后,建议从系统工程角度综合分析园区经济、能源、水、土地、环境等关键子系统的分异特征及相互作用,建立多目标、多属性、多要素协同的园区绿色发展路径优化调控方法,支撑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35.
开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评估,明确稻田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排放的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趋势,是推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筛选集成稻田CO2、CH4、N2O排放评估模型,提出市域尺度稻田GHGs排放核算框架,并量化分析2001—2017年台州市不同类型水稻GHGs排放的构成、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水稻单位面积碳足迹呈现上升趋势,单位产量碳足迹呈下降趋势;单季稻单位面积碳足迹最高(8467 kg∙hm−2,以CO2计,余同),连作晚稻单位产量碳足迹最高(1.28 kg∙kg−1)。(2)2001—2017年台州市水稻田GHGs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从1110.52 Gg(以CO2计,余同)降至557.23 Gg;2017年水稻GHGs排放主要集中于温岭市(131.39 Gg)、临海市(121.64 Gg),玉环市排放量最低(9.37 Gg),早稻和连作晚稻GHGs排放主要集中在温岭市,单季稻GHGs排放集中于临海市。(3)在农资投入碳足迹构成中化肥占比最大(50.46%),单位面积碳足迹结构中CH4占比最大(75.26%)。通过展开在市域尺度上水稻GHGs排放的核算过程,旨在为农田系统的碳排放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计算方式,并为寻找更有效的碳减排路径及农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6.
我国现代人地关系与资源环境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雷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4):32-37
在经过了40 多年大规模建设,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着来自有限资源环境越来越大的压力。从协调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的角度出发,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而且也需要提高资源投入的质量。欲达此目的,扩大资源的国际贸易,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就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7.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3大类别;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学科基础3方面总结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从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性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驱动力4方面进行评述。从而指出,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动态评价和研究框架及其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撑体系以及研究区域和对象狭窄等原因限制中国土地生态安全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及其框架体系构建、建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监测、预警和决策体系和加强土地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8.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人的生存空间、活动空间以及人的生存活动、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来论述人地关系,并且从人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角度讨论了人地关系矛盾的内涵与外在表现,进而提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39.
韩光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3):25-29
水库区是水库水面与周边陆地的区域复合体。本文以山东大中型水库区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库区贫困的根源及库区脱贫的出路,并提出了库区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40.
《环球》杂志刊载的对何院士访谈的文章的第二个小标题是"驳'人要敬畏大 自然'"。 我的理解,"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 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我想,人类的聪明才智发展到今天,没有人会把这 个命题理解为既然"敬畏",人类就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事实上,自 猿猴从树上下来变成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改造。中国古话所说的"沧 海变桑田"等,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概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