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53篇
安全科学   1015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707篇
综合类   2043篇
基础理论   240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156篇
灾害及防治   1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36篇
  2010年   390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5年4月14日美国《Science Express》在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固体地核存在的直接证据的文章,题目为“An Observation of PKJK:Inferences on Inner Core Shear Property”(对PKJKP的观测:关于内核剪切特性的推断)。作者是:Aimin Cao,Barbara Romanowicz以及Nozomu Takeuchi。文章第一作者曹爱民,原防灾科技学院教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博士(导师是著名地震学家Barbara Romanowicz教授),他于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防灾科技学院任教,并参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钱家栋负责的九五地震学联合基金会重点科研项目《地震短临前兆可靠性及其物理判据和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及中美、中俄地震科技合作研究,1997年12月曾出访莫斯科执行中俄双边地震科技合作,2001年赴美留学。2004年10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2.
邹晶 《世界环境》2005,(4):95-96
大卫铃木基金会(David Suzuki Foundation)是一个1990年在加拿大和美国注册,但却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的环保非营利机构。其主要创办人,大卫铃木先生(David Suzuki,基金会董事会主席)亦称得上全球环境名人,但这个历史并不算很长的环境非政府组织,其创建却是源于创办人早期的环保“积淀”。  相似文献   
33.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4):35-35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也是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等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气候,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我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  相似文献   
34.
陈赛 《世界环境》2006,(1):40-41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程度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也使得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跨国界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问题更为突出,这类事件不仅日益增多,而且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例如,1978年苏联“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坠入加拿大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等。这些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而且均涉及到了国际法领域的国家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35.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出发,论述了全球化使中国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因为中国的环境问题是由世界造成的,同时中国的环境问题也影响到世界.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环境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重视对外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严防国外环境污染向国内转移.  相似文献   
36.
“STCC污水处理及深度净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多种介质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是武汉新天达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应用实践和总结,根据我国国情开发研究的成果。该技术采用木炭等天然材料加工制成填料组成填料床,处理城镇污水后的出水优于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可以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其技术特点是将生物氧化和过滤结合在一起。出水水质优良,设施占地面积小。技术创新点是新型填料“不饱和炭”的运用,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复合型新陈代谢环境,提高了净化效率。[编者按]  相似文献   
37.
我国纳米科技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翠云 《环境科技》2002,15(3):45-46,48
综合介绍了国内纳米材料及其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开发应用现状,并对纳米科技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38.
39.
全球环境变化的系统研究方法浅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总结和分析了数据获取现代技术手段、地理信息系统、数学模型和地学信息图谱的研究进展,从地球信息科学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全球环境变化的系统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0.
《环境保护》2007,(11B):15-15
11月16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最后一部份气候变化报告,警告说,全球变暖可能带来长远的、不可逆转的影响。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将导致“突然的或者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和影响”。报告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的证据,气候变化对目前以及将来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如何阻止这些危险发生的各种观点。IPCC的专家们一致同意,过去数十年来地球温度的升高主要出自人类活动而非自然因素。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