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170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46篇
综合类   248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05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监测预警尾矿坝的变形位移,提出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理论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学习预测。通过采集有效数据,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归一化序列处理,然后采取种族鱼群选择向量机参数,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将该理论应用到某尾矿坝监测系统,得到了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表明该理论充分利用了数据的统计特性,精度和泛化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可作为尾矿坝监测系统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02.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逐渐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政府也将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到新的高度。但是一方面政府注意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却因环境破坏引起的事件与日俱增,是什么原因让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没有很有力地落实去解决环境破坏问题,笔者下面将浅谈下对如何做好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3.
摘要:本文结合四川水电开发来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在深入分析了四川水电开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实现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山地城市地貌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环境学和地貌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重庆城市的环境特点和问题。结果表明,重庆城市地貌环境问题严重,城市地貌环境的致灾性强,大气污染的地貌环境作用显著和城市地貌环境质量的人为退化等。并提出了城市地貌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5.
浅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宏观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秦皇岛的实际,初步论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宏观规划的重要作用和内容,并着重对研究制定城市宏观环境规划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阐述了3个问题:①环境承载力与“经济-环境”协调度的分析;②宏观环境规划协调因子的分析、包括战略协调、政策协调及技术协调;③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对项目EIA与区域环境规划的概念,性质,内容,方法及在环境管理中作用的论述,指出了二者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环境状况与面临的形势及对环境管理新的要求,提出了在今后的实施中应注意协调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环境噪声污染已成为影响最大的公害之一。为了适应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更为了保护工人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我们要关注噪声的预防和控制,使声音与环境协调,让每个人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工作、学习和休息。  相似文献   
108.
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2008—2019年四川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总结了各市(州)的发展类型,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结果表明:①四川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攀枝花乡村振兴发展缓慢,成都、阿坝州、宜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心。②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呈耦合协调发展趋势,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以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为主,呈东南低、北部高的空间格局。③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数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等是影响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9.
互联网通过增强文化需求和旅游供给之间的互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并促进文旅融合的溢出和扩散。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文旅融合程度,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需求侧和供给侧互联网水平对文旅融合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文旅融合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需求侧互联网发展水平促进了文旅融合并有正向的空间溢出,其作用比供给侧互联网发展水平更显著;供给侧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由于竞争的互斥性、空间扩张的高成本和区域间互联网布局的问题,抑制了邻近地区文旅融合;在互联网的交互影响下,传统的资本、劳动和资源禀赋的作用被削弱。  相似文献   
110.
数字经济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也是西部民族地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从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互动视角出发,基于2010—2019年西部民族地区各省区面板数据,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面板Tobit模型等方法,考察西部民族地区各省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演进、互动效应以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西部民族地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逐年得到优化,相对发展类型趋势由数字经济滞后型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滞后型转变;(2)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较弱;(3)数字经济企业法人单位数、电信业务总量、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率是较为显著的障碍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政府支持与交通发展水平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