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祁连山七一冰川融水化学组成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2006-06~2006-07在祁连山七一冰川采集冰川冰、冰面融水、侧碛河及冰川融水径流样,分析了样品中主要可溶离子浓度、pH及电导率.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pH介于8.05~8.79之间,电导率分布在32.4~134.4 μS·cm-1之间.不同水体中主要可溶离子浓度顺序为:冰面融水<侧碛河<七一冰川水文总汇点,水化学类型也由HCO3-Ca2 型演化为(HCO3 SO2-)-(Ca2 Mg2 )型.几乎所有样品中主要可溶阴、阳离子浓度序列为:HCO3>SO2-4>CI->NO-3,Ca2 >Mg2 >Na >K ,以碳酸盐风化产物为主,也有部分硫酸盐贡献.由于受到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在水岩作用过程中MG2 和K 浓度增加速率大于Ca2 和Na ,不同于其在地壳中的丰度.七一冰川区融水中离子浓度空间变化主要受水岩作用时间控制,气温影响下的冰川消融量的大小是水化学时间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2.
吴峰 《环境》2010,(6):10-11
黄金可以给人类带来财富,而在这个地球上还有另外一种东西,它的价值堪比黄金。那就是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金库"的冰川!通常,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不断积累的积雪经一系列物理变化转化为冰川冰,并在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向坡下运动,这便形成了冰川。  相似文献   
73.
《环境》2009,(5):54-54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随着气候变暖,覆盖在北极地区的冰层慢慢融化,冰川在缩小过程中留下的冰块,在地面上开凿出一个心形洼地。这个心形洼地的面积大约是120英尺×90英尺,里面充满了雨水和冰雪融水。  相似文献   
74.
天山与珠峰冰芯草酸根的一致性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芯中草酸根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对过去环境变化的认识.色谱分析表明,天山一号冰川所记录的过去43年草酸根的平均含量为3.6?9.2ng/g (x1s, N=534).草酸根具有一个含量约为2ng/g的背景值,在背景值基础上存在含量的突变峰值,多数峰值的含量超过10ng/g,且其增减过程多局限在1年之内.一号冰川与珠穆朗玛峰远东绒布冰川过去40年的草酸根记录具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虽然后者的平均含量是前者的7倍左右,但两冰川的草酸根峰值几乎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明两地区可能拥有同一个草酸根来源或同一类型的来源,因而具有时间上的同期性.草酸根含量的变化与南亚地区工业和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它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大气所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75.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11,(3):6
全球气候异常引葡萄酒商担忧《时代周刊》报道,科学家和葡萄酒专家在西班牙会谈时研究如何适应并减缓气候变化对葡萄酒影响的策略。葡萄酒生产商越来越担忧无常的气候变化。美国南俄勒冈大学气候学家、葡萄种植专家格雷格·琼斯(Greg Jones)称,人们担心冷冬过后,随之而来的是过于炎热的夏季;旱季之后又迎来暴雨洪灾。琼斯说:"气候变化会使葡萄产量与质量发生很大变化,全球葡萄酒产区也会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由于气候变化已然影响到浆果质量,尤其打破了  相似文献   
76.
<正>"因为人类太精明于自己的利益了,因此我对人类是悲观的。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它,使它屈服。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如果我们能调整好与这颗行星的关系,并深怀感激之心对待它,我们可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去。"(怀特)面对一个"愈来愈热的星球",以及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冰川消融、极端气象灾害频发等挑战,我们是否还有"更好的机会存活下去"?事实上,自人类诞生以来,如何面对和选择未来一直是个永  相似文献   
77.
冰川微生物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是较为独特的生态环境,由于其低温、寡营养,为生命大分子物质的保存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而这种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有其特殊性。从冰川微生物新种报道、冰川微生物相关产物(冰结合蛋白和低温酶类)的挖掘、耐辐射菌、未培养微生物资源开发4个方面介绍了冰川微生物资源的研究进展。未来还需在培养方法、新的宏基因组技术如高通量测序和生物勘探等方面加以改进,还应在可利用资源的实际应用性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8.
为研究三江源区河流流量变化及其可能成因,在1956—2012年水文气象资料基础上,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流量历时曲线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流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并通过双累积曲线、相关分析和贡献率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流量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近57 a来澜沧江源区和长江源区的年均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变率分别为0.47和2.12 m3/(s·a),黄河干流流量轻微减少〔-0.60 m3/(s·a)〕,部分支流流量有所增加;河流流量的年内分布有从双峰型向单峰型过渡的趋势.黄河源区高流量和低流量都减少,长江源区高流量和低流量均增加,而澜沧江源区高流量减小、低流量增加.②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导致河流流量的年内分布呈双峰型或单峰型的特点,降水为主导因素,秋季降水量减少导致部分河段流量分布从双峰型向单峰型过渡.③河流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流量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风控制,而长江源区流量主要受到青藏高原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江源区0 ℃等温层高度(16.28 m/a,P<0.001)和>0 ℃年积温(7.30 ℃/a,P<0.01)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区域快速增温背景下,冰川和积雪消融给河流流量造成的短期增加效应不可持续,由此对水源涵养功能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9.
祁连山老虎沟冰芯草酸根和氟离子的记录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6月,在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海拔5040 m的粒雪盆钻取的20.12 m冰芯,该冰芯定年至1960年.本文分析了冰芯样品中草酸根和氟离子含量,冰芯所记录的过去46年草酸根的平均含量为(18.52±2.4)ng.g-1,其含量变化与气温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气温可能是影响草酸根浓度变化的因素之一.20世纪...  相似文献   
80.
2007年,联合国环境署将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这是一个关于减排的话题.它从全球变暖的角度,呼吁全世界关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可能给世界带来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