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8篇
安全科学   237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349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针对±800kV特高压灵州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闭锁调档功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过电流闭锁、-25 ℃低油温闭锁以及BCD模块导通特性不一致闭锁的有载分接开关调档风险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灵州换流站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闭锁调档功能的优化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有载分接开关调档功能优化后有效提高了直流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可为后续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运行、维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2.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京津冀雾霾治理政策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雾霾污染治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2013年9月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明确提出了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目标,各地区也制定了雾霾污染治理的政策措施。本文旨在环境承载力分析的基础上评估雾霾治理的政策效果。首先,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确定京津冀地区雾霾治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污染物排放、风力以及相邻地区的传输效应等;其次,将影响PM_(2.5)浓度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建模,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矫正,大大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再次,基于大气国十条规定的京津冀各地区的PM_(2.5)年均浓度目标计算各地区的大气环境承载力;最后,在假定风力等气象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大气国十条规定的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利用统计模型模拟2017年的雾霾污染水平,模拟除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以外其余10个地区年均浓度60μg/m~3和70μg/m~3目标下PM_(2.5)日均浓度发生频率的变化情况,评估和讨论大气国十条提出的京津冀雾霾治理目标。结果表明:按照大气国十条减排计划的京津冀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普遍高于其PM_(2.5)浓度目标下的大气环境容量(邯郸市除外),即大气国十条所规定的减排措施难以实现既定的PM_(2.5)浓度目标;PM_(2.5)年均浓度目标从60μg/m~3上升到70μg/m~3,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上升有限,大气污染物的减排量却显著下降。因此,要实现既定的雾霾浓度控制目标,天津和河北需要进一步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雾霾治理应注重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率,治理重点应转向重度雾霾发生频率较高的冬季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科学确定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PM_(2.5)浓度控制目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污染物减排计划。  相似文献   
603.
高速公路绿化效益的高低是衡量绿化工程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而缺乏成熟、规范的高速公路绿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是导致高速公路绿化失败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现有绿化效益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发现层次分析法(AHP)是评价高速公路绿化综合效益科学合理的方法。本研究拟采用AHP法,采用专家调查论证的方式,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各层次相关元素的权重值,构建绿化效益评价的基础模型,实现对不同高速公路、同一高速公路的不同路域、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等的综合绿化效益的评价及比较,促进绿化质量的提高。使高速公路绿化工程建设管理走向规范化。  相似文献   
604.
提高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是切实削减污染物产生,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基于对江苏省典型电镀行业废水达标排放情况的分析,从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内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存在困难,处置技术和投资成本成为影响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的重要限制因素。建议在暂缓长江、淮河流域电镀行业整体提标的同时,加快电镀企业入园和企业废水处理技术提标改造。  相似文献   
605.
南阳盆地土壤酸化风险防控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盆地表层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和地下水污染调查结果,从自然地理条件、土壤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3个方面,选择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土壤pH、包气带岩性、含水层富水性、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和年降水量8个指标作为研究区土壤酸化评价因子,构建土壤酸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各指标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  相似文献   
606.
在热重分析仪上对废聚氨酯硬泡在空气中不同升温速率下加热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就升温速率对其热失重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废聚氨酯硬泡在空气气氛下热失重时挥发分析出温度(Ts)向高温区偏移,失重速率峰值(DTGmx)显著增大;空气气氛下,废聚氨酯硬泡热失重时有3个失重峰,后2个峰失重率分别约为41.51%和51.96%.同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各条件下的气体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主要气体产物的释放规律做了探讨分析.实验发现,废聚氨酯硬泡热解燃烧失重主要阶段的产物种类相似,都检测到了CO、CO2、H2O、三氯一氟甲烷(CFC-11)、烯烃类、烷烃类、醇类、含氯化合物和带有苯环类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主要气体产物有相似的析出规律,说明升温速率的变化并未影响到样品在空气气氛下的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07.
运用AHP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提出了符合当地资源现状的评价标准,并对其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内江市水资源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心城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他区域处于顸警状态,据此,对内江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08.
《中国环保产业》2010,(12):62-63
<正>由北京绿创声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燃气热电厂噪声综合控制技术,适用于大型工业企业的噪声综合治理项目。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材料、构件或结构来隔绝空气中传播的噪声。吸声为声波通过媒质或入射到媒质分界面上时声能减少的过程。消声器原理是使气流顺利通过的同时,有效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609.
地震通常引发山体滑坡造成公路阻断。为精准判定堆积在路面的滑坡体规模,提出基于滑坡体构型特征和激光点云的灾害规模判定方法。首先,分析滑坡体表面和空间特征,总结灾害规模判定方法的约束条件;其次,基于灾害规模判定方法的约束条件,采用Delaunay三角网格将灾害表面剖分并投影至路面形成最小独立单元;最后,建立不同最小独立单元体获取灾害的激光点云积求解模型,最小独立单元根据其特点选择对应模型求解体积并累加。建立理论点云模型和ISPRS点云模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分析其优缺点。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解析理论点云模型规模,接近其理论值,误差在0.7%以内;同时,该方法也能准确解析ISPRS点云模型规模,与Compute 2.5D Volume模块的处理结果对比分析,其相对误差在0.7%以内,满足大多工况条件下的灾害规模求解。  相似文献   
610.
中国碳排放强度在空间上的联动关系在理论与实证层面均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知,这与中国各区域经济关联日益深化的发展现状不相匹配,也不利于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减排政策。因此,文章以2000-2016年中国30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优化传统马尔可夫链为空间马尔可夫链,对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关联性及其演变特征进行研究,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不同碳排放强度水平下各影响因素的差异化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省际碳排放强度呈现逐年递减的变化趋势和由西北向东南梯度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呈现高度稳定性;(2)从空间关联看,碳排放强度高和低组别的省份在状态转移时以极大概率维持自我稳态;当区域与比自身碳排放强度低的区域为邻时,自身碳排放强度会被拉低,且邻域碳排放强度越低碳减排拉动作用越强;反之,低碳地区被高强度区域包围时,低碳状态不受影响;(3)以碳排放强度为依据划分的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各碳排放强度组别均起到碳减排效用,说明技术创新是当前最为普适的减排手段,故以碳排放较低的发达区域为核心,推动低碳技术溢出效应对邻域的带动作用,将有可能对减排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