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娄亚龙    刘永    李向阳    彭国文  雷波    李刚    孔晓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13(5):79-83
为了研究某铀尾矿库在不同工况下渗流流态和安全系数,以南方某铀尾矿库为对象,耦合GEO-Studio软件中SLOPE/W和SEEP/W模块,并利用极限平衡理论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坝体渗流流态和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水流主要通过尾粉土层流过尾矿坝,使水力坡降主要集中在初期坝坡前底部;随着水位上升,坝体中水力等势线越来越稀疏,同时尾矿坝3个渗流截面流速加大; 6~9度地震烈度激励下,尾矿坝安全系数维持在1.23~0.91之间,不能满足规程要求。建议初期坝坡坝底埋设排水管,减小水流对初期坝压力,同时对尾矿坝,特别是尾粉土层进行灌浆加固,提高尾矿坝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细尾矿砂破坏准则的具体形式和安全影响,利用HCA试验的方法测试了子午平面和π平面的破坏曲线;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所获破坏准则引起的尾矿坝安全系数变化。结果表明:子午平面的破坏曲线为单调递增;π平面破坏曲线在静水压力较小状态与Mohr-Coulomb准则一致,静水压力较大状态与Drucker-Prager准则一致,针对试验对象静水压力分界点可确定为200 kPa;若基于分界点在坝体内设置双重破坏准则,安全系数介于单独准则所得值之间,且Drucker-Prager准则单元所占比重介于31.33%~60.67%时,滑面区内Drucker-Prager准则单元数量变化,安全系数变化较明显,比重取其余值滑面区内Drucker-Prager准则单元数量不变,安全系数变化不明显。细尾矿砂破坏准则应为Mohr-Coulomb与Drucker-Prager组合而成的双重准则,组合过程需考虑静水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为研究近场地震作用下库区深水钢筋混凝土高墩的概率损伤特性,以90 m高的矩形空心薄壁钢筋混凝土深水高墩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桥墩设计参数和近场地震动的随机性,基于OpenSees软件建立深水高墩有限元模型,开展不同水深的7种工况(水深:0、15、30、45、60、75、90 m)下,顺桥向和横桥向近场地震激励的增量动力非线性分析。以截面临界曲率值为损伤指标,研究深水高墩的易损性。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轻微损伤、中等损伤和严重损伤阶段的损伤概率均随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当峰值加速度达到1.0g时损伤概率达到最大,而完全损伤阶段的损伤概率则在峰值加速度为0.5g时出现峰值点;近场地震顺桥向激励时,墩身中上部和墩底区域均较容易损伤,而横桥向激励时仅墩底区域较容易损伤;当水深超过45 m后,高墩最大损伤概率变化不大且截面曲率概率需求基本一致,45 m水深为深水高墩显著水深。因此,应重点分析水深达到高墩高度一半时深水高墩的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04.
以某尾矿库尾矿坝的稳定性分析为例,分析尾矿坝稳定性分析的一般流程。对该尾矿库推算校核频率洪水过程,开展调洪演算获取校核洪水位,计算浸润线,最后进行了尾矿坝稳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5.
我们经常听到"某某食物中的某种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可同一种有害物质,在同一种食物中,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却不同。"安全线"是如何划定的呢?人体能够承受多少任何有害物质,都要在一定的量下才会对人体有害。要建立"安全标准",首先要知道人体能承受多少的量。理想情况是找到一个量:当人体摄入的这种物质低于这个量时,就不会受到损害;而高于这个量,就有一定的风险。这个量,被定义为"无可测  相似文献   
106.
应用随机-模糊概率模型,分析了钢制薄壁内压容器静强度在最苛刻压力试验条件下的可靠度.在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从控制钢制薄壁内压容器静强度可靠度范围的角度,对其与试验压力系数、超压限制系效及安全系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得到钢制薄壁内压容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7.
为探究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SPO)下飞行员的脑力负荷水平,设计并实施模拟单人驾驶情境中的非正常任务场景处置实验。首先,基于准5级模拟驾驶舱,设计飞行任务场景;其次,招募20名航线飞行员被试,开展模拟飞行实验,记录被试的生理数据心率变异性指标及眼动数据;最后,结合客观生理数据以及主观量表进行脑力负荷分析,记录单发失效故障处置时间并进行任务绩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双人制机组相比,单人驾驶情境中飞行员的脑力负荷增幅并不显著,处于可接受范围;单人制驾驶舱的任务设计及智能辅助系统使用对于降低飞行员工作负荷,提升飞行绩效至关重要。研究结果可为单一飞行员驾驶模式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并为未来单人制驾驶舱及机载自动化系统设计提供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复杂地质赋存环境下珊瑚砂具有显著的各向异性特征,颗粒的沉积方向显著影响其动力特性。对南沙岛礁珊瑚砂开展均等固结的共振柱试验,探究了珊瑚砂颗粒的沉积方向角 φ(沉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和初始有效固结围压对其动剪切模量 G 和阻尼比 λ 的影响。在给定 φ 下,G 随剪应变幅值 γa增大而减小的速率随 的增大而增加;给定 下,Gγa增大而减小的速率随 φ 增大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φ = 60°时 Gγa曲线位于最下方。最大动剪切模量 G0φ 的增大表现出先减后增的现象,且 φG0的影响随 的增大而降低。建立了考虑 φ 影响的修正 Hardin 模型,预测和量测的 G0值偏差小于 10%。动剪切模量比 G/G0γa曲线对 φ 不敏感,结合修正 Hardin 模型和 Davidenkov 骨架曲线预测和量测的 G 值偏差小于 15%。在陈国兴等(2006)提出的阻尼比经验模型中引入 φ 影响的修正项,预测和量测的 λ 值偏差小于 20%。  相似文献   
10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城市已成为最大的碳源,研究城市生态系统对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成为碳循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和一年的涡动观测系统观测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技术(Arc GIS)和通量计算工具(Eddypro及ART Footprint Tool)以及碳通量足迹模型分析了上海奉贤大学城碳通量足迹特征,基于此探讨不同下垫面类型,包括以草本和木本等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自然系统),以建筑物、道路等不透水层为主的下垫面(称为社会系统)碳通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风向上,碳通量贡献区范围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增加而扩大。大气处于稳定条件下,非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1 100 m)比主风向上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最大范围780m)要大;当大气处于不稳定条件下时主风向和非主风向下的碳通量贡献区范围相差不大(最大范围分别为321和351m)。2)不同下垫面其源汇特征不同,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自然系统年碳通量均值为–4.1μmol/m~2/s,表现为碳汇;社会系统的年碳通量均值为8.6μmol/m~2/s,表现为碳源。3)自然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U"型;社会系统的碳通量日变化没有明显的季节分异,变化特征大致呈"M"型。绿色植物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大气二氧化碳有降低作用,结合自然和社会系统的碳通量变化特征可以为以后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建立低碳城市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0.
露天开采对周边地面的影响特点与破坏区划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开挖将引周围岩体的变形,随着采深和坡角的增大,其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都将增大。在我国有许多老矿区周边是密集城市群,开挖引起的变形对周边各种建筑设施和工厂的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露天开采对地面建筑设施的影响特点,并就变形可能产生破坏程度进行分析,从而给出一般变形区、危险区和破坏区的划分原则和划分方法,以便为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