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4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管道内瓦斯爆炸温度与压力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瓦斯爆炸的火焰温度及压力峰值在管道中的传播规律,采用瓦斯管网爆炸测试系统进行试验,通过爆炸压力和爆炸火焰温度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在相同点火能量和点火位置的条件下,分析了体积分数对瓦斯爆炸的温度峰值和压力峰值的影响,及温度峰值和压力峰值随管道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瓦斯体积分数低于9.5%时,温度峰值和压力峰值随瓦斯体积分数增大而增大;同一体积分数下,温度峰值最大值出现在最接近爆源的位置,并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接近爆源的温度峰值下降较明显,随管道延长,温度峰值的下降减慢且趋于平缓;温度峰值与传播距离近似呈三次函数关系;冲击波压力峰值随管道传播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滁州地区覆盖层厚度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滁州地区近百个钻孔资料为原型建立土层模型,采用一维频域等效线性化波动方法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重点分析了覆盖层厚度对场地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地表峰值加速度及土层放大系数逐渐增大,当覆盖层厚度超过一定值时,地表峰值加速度及土层放大系数呈逐渐缓慢减小的趋势;而反应谱特征周期总体上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函数极值条件提出了碳达峰出现时间和需要满足的理论条件,并对主要发达国家作了验证,同时对中国现状做了分析,最后采用了基准和强化两种情景分析了中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后进入2060年碳中和时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结果显示:(1)根据IPAT恒等式将碳排放函数分解成人口、人均GDP和碳强度三个因素时,碳峰值出现时间为三个因素年增长率之和由正转负的正数值年度,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证实了这一条件。(2)中国三个因素年增长率之和自2003年起已经开始降低,最近几年一直在0.01~0.02徘徊,表明总体上朝着有利于碳达峰的方向发展,同时按照三个因素的预期发展目标计算得出中国2030年碳排放峰值的上限为112.2亿t,若2021—2035年保持相同的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碳强度年均复合增长率的绝对值需要比人均GDP年均复合增长率高0.14个百分点。(3)在能源消费总量逐渐回落的前提条件下,2060年基准情景下非化石能源占比约为65%,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约为31.4亿t,强化情景下非化石能源占比约为70%,二氧化碳排放约为26.6亿t,而碳汇和CCUS等固碳技术还存在不确定性,碳中和任务依然艰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最终需要控制能源消费,践行低碳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业:被忽视的气候变化推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未来的12个月很可能是全球在遏制气候变化上的努力的成败关键。明年此时,各国代表将齐聚巴黎,达成旨在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新协议。在此之前,各国政府必须解决彼此在技术和法律问题上的分歧,并对2020年以后他们愿意承诺的减排量作出规定。实际上,这一进程已经展开了。今年10月,欧盟宣布,到2030年其减排目标比1990年的水平下降至少40%;数周后,中美联合发布气候变化声明称,美国计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分析了袋式除尘器脉冲喷吹清灰效果的相关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问题。结果表明:同一清灰装置,滤布的压差峰值、最大反向加速度和冲量密度与清灰效果是一致的;不同的清灰装置,冲量密度与清灰效果是一致的,而压差峰值和最大反向加速度与清灰效果则不再一致。因此,同一清灰系统,压差峰值、最大反向加速度及冲量密度均可用于评价其清灰效果,而不同的清灰系统,则只能用冲量密度来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障碍物排列方式对海洋平台蒸气云爆炸的影响,基于CFD方法建立蒸气云爆炸计算模型,选用国外MERGE项目的系列爆炸实验进行模型验证,提出用于衡量障碍物排列不均匀度的量化参数,针对海洋平台典型结构形式,分析障碍物排列方式对爆炸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蒸气云爆炸后果对于结构排列方式比较敏感,结构障碍物间隔均匀排列的形式造成的爆炸冲击作用最大;在爆炸发展初期阶段,障碍物阻塞程度对超压产生和发展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给出在海洋平台油气泄漏危险区将管线沿甲板非均匀排列布置等防控建议,为海洋平台蒸气云爆炸安全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质粉末活性炭最显著的热危险特性——自燃危险性进行试验。采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定系统对煤质粉末活性炭进行自燃试验,测定煤质粉末活性炭的最低着火温度;采用SDT Q600热重分析仪测定煤质粉末活性炭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中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700℃时的热解和燃烧特性,通过TG/DTG曲线计算其着火温度,并进行热稳定性评价。粉尘层自燃试验结果表明,煤质粉末活性炭最低着火温度为400℃,具有自燃危险性,易形成阴燃;氮气气氛中热解试验表明,热解过程经历了室温~120.0℃和280.0~700.0℃两次轻缓失重阶段,646.44℃时挥发分热失重速率最大,对应热失重速率峰值为0.082 6%/℃,自燃危险性较低;空气气氛中燃烧试验表明,燃烧过程经历了室温~95.5℃和300.0~600.0℃两次剧烈失重阶段,分别为吸附水分受热蒸发和氧化生成的有机官能团分解脱附导致,565.35℃时挥发分热失重速率最大,对应热失重速率峰值为13.20%/min,粉末较强的氧气吸附效应和较低的导热系数导致其自燃倾向较高,火灾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30》报告。报告认为,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及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提高三种力量的综合影响决定了中国能源需求增速将加速放缓,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报告称,在较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碳减排压力下,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煤炭消费比重降  相似文献   
19.
开展了包裹碎石群桩复合地基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包裹碎石桩轴向动应力及桩土之间水平剪切应力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地震波作用下,包裹碎石桩轴向动应力沿桩身向下迅速衰减。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包裹碎石桩上部承受的水平应力较大。某一地震作用下,取包裹碎石桩桩顶水平应力时程曲线的最大值,发现该值随输入地震加速度波峰值(0.1g~0.4g)的增大先增大,之后随输入加速度波峰值(0.6g、0.9g)的增大而减小,这表明桩顶的剪切强度降低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断层带边界岩体的采动应力特征,以龙东煤矿F张断层两侧岩体地层为原型,建立了断层带相似材料模型,对煤柱缩小过程中,近断层带煤层底板采动应力特征及断层带两侧岩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监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超前支撑应力在煤层底板下30m处,反应最为明显;当煤柱宽度减小至30m时,底板集中应力达到最大值为127.64kPa,应力集中系数2.8;煤柱宽度20m时,煤层底板深部近断层带附近开始明显卸压,同时断层带两侧应力变化出现明显差异,显示出断层带对应力传递的影响,上下盘表现出不同的采动特征,容易造成断层的"活化",研究结果可为断层煤柱的合理留设和巷道布置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