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环境》2008,(3):64-65
[案情简介] 2005年8月25日,G市环保局接到国家环保总局转来的一封举报信,信中反映G市L区某化工购销部长期从外地运入旧废酸液,向珠江水道倾倒.该局领导随即转交G市环境监察支队查办.  相似文献   
22.
华南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研究华南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植被对养分保护、碳氧平衡和对酸雨的缓冲作用的结果表明 :①100年生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 N、P、K贮量是草地和芒萁群落的 12~ 39倍 ,灌木林的 12~16倍 ;死地被物 N、P、K贮量是草地和芒萁群落的 11~ 36倍 ,灌木林的 3.1~ 5.2倍 .30年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净初级生产量的 N、P、K贮量是草地、芒萁、灌木群落的 1.9~ 5.1倍 .②100年生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碳贮量是草地、芒萁、灌木群落的 13~ 49倍 .30年生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碳净固定量是草地、芒萁、灌木群落的 2.3~3.4倍 ,前者的氧释放量也明显大于后者 . ③芒萁、灌木群落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穿透雨的平均 p H值比降雨p H值分别高 1.13、1.03和 1.90个单位 ,季风常绿阔叶林对酸雨的缓冲能力明显高于芒萁、灌木群落 . ④正向演替可加强植被的环境效应 ,让草地、芒萁、灌木群落演替成为季风常绿阔叶林 ,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  相似文献   
23.
《环境科学动态》2011,(6):F0004-F0004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环保系统进一步推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环发[2011]36号),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多种措施大力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巨大的环保市场优势、环境服务业发展政策优势、金融信息支撑优势,立足南海,带动珠三角.辐射华南  相似文献   
24.
蛇绿岩概念自上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就成为确定古板块边界的重要证据,具有重要大地构造学意义,一直是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地球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深海钻探计划和大洋钻探计划的实施,世界各地蛇绿岩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蛇绿岩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对华南蛇绿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梳理,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5.
以安徽省绩溪县澄源河流域为例,说明我国南方受干旱影响的亚湿润地带花岗岩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存在,并探讨了其成因及危害。该流域1984年水蚀荒漠化面积为7.56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8.03%;经过10a的治理取得了一些成就和经验,至1996年水蚀荒漠化的面积已减少到2.56km2,占流域总面积的6.11%,获得了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事实说明只要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理措施,荒漠化过程是可以逆转的。  相似文献   
26.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华南干旱趋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最近几年华南地区干旱频发,为探讨该地区的干旱趋势,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1961-2010年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50个站点的月降水及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0年来的干旱趋势、干旱空间分布、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次和干旱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华南地区普遍存在干旱事实,最近10年是干旱最严重的10年,Mann-Kendall检验表明该地区平均SPEI指数从1998年开始突变;干旱化最严重的区域是海南岛、广西南部和西部地区,广东的干旱化趋势最轻。20世纪70年代干旱和极端干旱事件较少,其后明显增多,干旱持续时间也有所延长。由于该地区降水呈现弱增加趋势而温度升高显著,因此推测温度升高导致蒸散增加可能是华南地区干旱化的主要原因。另外,降水频次的减少和集中也是导致近来极端干旱事件增多的原因之一。SPEI指数较好地体现了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27.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深圳大铲湾现代港口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铲湾”)位于深圳西部港区的港口异常繁忙,大铲湾‘一期’修建的两个码头于2007年12月18日在这里开港,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船舶。  相似文献   
28.
华南锑矿带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收集整理已有的同位素定年数据的基础上 ,应用构造 -岩浆活化理论分析了华南锑矿带的成矿时代和成矿构造环境。研究表明 ,华南锑矿带存在多期次的成矿作用 ,最早为加里东晚期 ,最晚为喜山期 ;但大规模、爆发性的成矿作用为晚燕山期 ,大约在 1 0 0Ma左右 ;华南锑矿带大规模成矿的构造环境为自治活化区构造 -岩浆活化的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29.
华南中部赣浙皖相邻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前人对该区大地构造划分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有的观点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别。通过对赣浙皖相邻区内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该区划分为三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即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及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之间的华南中部中元古代末期造山带;其中华南中部中元古代末期造山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乐平-歙县构造混杂岩亚带、万年构造单元、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亚带、怀玉构造单元、东乡一龙游混杂岩亚带等五个Ⅱ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30.
华南中部造山带地层层序划分对比和南华系底界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华南中部造山带中元古代-震旦纪地层具有可比性与分区性,并提出了具体方案;文章讨论了怀玉山地区南华系与青白口系地层发育及其变化特点,提出该区可能成为南华系界线层型剖面的理想选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