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26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63篇
综合类   427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浅论我国推行OSHMS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OSHMS(职业安全与卫生条例)在理论上是先进的、科学的.在方法上是可行的。但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法制不健全,技术经济相对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严重短缺等问题困扰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困扰着先进管理方式的贯彻落实。因此,在现阶段推行OSHMS存在一些困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72.
弹指间《劳动保护》杂志已经创刊48周年。48年 ,劳动保护杂志的几代编辑人员走过了时代的风风雨雨。48年 ,劳动保护杂志从一本注明“内部文件”的薄薄的通讯类刊物 ,发展成目前有二十几个成熟的栏目 ,有读者喜闻乐见的内容 ,有稳定的读者群 ,有知名杂志品牌效应的劳动保护、安全生产领域里的权威刊物 ,这其中的兴衰发展 ,是非曲直 ,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缩影 ,尤其是48年劳动保护工作发展、融合、分化、改革与创新的历史。解放初期 ,翻了身的工人阶级迫切要求不仅在政治上取得当家作主的地位 ,而且要求在生产中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权…  相似文献   
873.
火灾,随着人类用火的历史而伴生。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为阻止火灾的焚掠,为了生存的需要,便开始了火灾的防范和治理工作,探索出了不少建筑防火技术.其卓越程度,令今人无比惊叹和敬仰。  相似文献   
874.
本文对广东使用化肥88年(1905—1992)的历史及现状、肥效演变和存在问题等作了简要的回顾,并提出了有关建议。我省各种作物产量的不断增长与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合理施用密切相关。如何利用好化肥仍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今后的一种职责。  相似文献   
875.
1994~2006年中国人为源大气氨排放时空分布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董文煊  邢佳  王书肖 《环境科学》2010,31(7):1457-1463
大气中的氨对酸沉降、区域细粒子、水体富营养化等重要环节问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我国人为源大气氨排放进行估算可以为酸沉降和区域细粒子污染控制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利用排放因子法,基于牲畜养殖、化肥施用、化工生产、人体呼吸排汗和排泄等部门的排放因子和分省活动水平,建立了1994~2006年我国分省分部门的大气氨排放清单,分析了其历史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特征.2006年,全国大气氨排放量从1994年的11.06Mt增长到16.07Mt.其中,牲畜养殖、化肥施用、化工生产、人呼吸排汗和排泄的氨排放分别从1994年的4.47、5.94、0.09、0.59Mt增长到2006年的6.61、8.68、0.14、0.65Mt.牲畜养殖和化肥施用是最主要的氨排放源,分别贡献了2006年氨排放总量的40.79%和53.53%.2006年,全国平均的氨排放强度为1.67t·km-2,但是全国大气氨排放量的地理分布很不均衡,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江苏等省的排放量分别为11.0%、9.7%、6.9%、6.7%、6.6%,共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82%.  相似文献   
876.
百朗地下河沉积柱芯有机氯农药的高分辨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广西百朗地下河大石围天坑河段沉积柱芯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质量分数,探讨了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结合210Pb定年研究了百朗地下河流域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总有机氯农药含量为0.42~10.63 ng/g,平均值为2.74 ng/g。百朗河流域历史上主要使用的有机氯农药有六氯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狄氏剂和艾氏剂5种表层沉积物分析显示近年地下河流域仍有新的γ-HCH(林丹)和DDTs输入。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表征百朗地下河流域在1955-1960年间六氯苯被最先使用,1961年替换为六六六,同时使用的有狄氏剂、艾氏剂农药,而滴滴涕使用可能稍晚,与我国有机氯农药的生产使用历史基本一致。研究提出了大石围天坑河段沉积柱芯中有机氯农药污的染峰值滞后于使用高峰期,与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颗粒在地下河中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877.
据统计,云南全省共有历史文化名城15个(国家级6个,省级9个),历史文化名镇25个(国家级7个,省级18个),历史文化名村37个(国家级9个,省级28个);文物保护单位503个(国家级171个,省级332个);中国传统村落708个。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镇村)、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村落(简称"三古一传")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成就,但也存在火灾荷载大、耐火性能差、灭火力量不足等火灾隐患,极易引发火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878.
杨丹辉 《绿叶》2012,(8):27-32
1949年后我国的工业化道路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传统工业化道路(1949-1978),借鉴前苏联模式,采取"赶超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却忽视工业生产的环境影响。1978年以来是工业化的第二阶段,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工业发展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增长模式主导着中国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后半段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中期阶段,因此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绿色转型,塑造可持续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79.
在发生“5·9”煤矿爆炸事故的1960年,陷入“左”倾冒进狂热的人们安排生产计划层层加码,逐级下压。当时,大同矿务局老白洞产量猛增到152万t,超出设计能力90万t的52%,但大家仍单凭主观感情,不尊重科学、缺乏严格的管理,盲目蛮干。谁也未曾料到,大巷内积聚的煤尘正在集合动荡,淡漠的安全观念使事故隐患严重到甚至可以在井下举行电焊大比武的地步。  相似文献   
880.
许岳 《绿色视野》2012,(5):60-62
文友覃君悦是治理居住环境的行家里手,门庭风光打造得风生水起,美丽如画。前些日子他偶然来电,说邀我去湖南石门县观光一处文化生态园。他认准的事儿没错,我欣然应约,同行前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