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193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406篇
基础理论   71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压力容器的选材、制造和使用3方面分析一起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2.
小微企业作为"老百姓自己的企业"成为人们创业首选。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的形态的小微企业其成长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凸显,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近90%的小微企业还没有完美展现其生命周期就面临死亡,构建双重网络嵌入、创业者能力提升研究框架,探讨双重网络嵌入与创业者能力互动使小微企业如何跨越"生命周期陷阱"更显理论必要。  相似文献   
83.
《化工环保》2008,28(4)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温区高效常压加热炉。装置由壳体、盘管、热能发生器、加热管、导热液、余热换热器、温控仪、风机、溢流管、烟气人口、烟气出口、被加热介质进口、被加热介质出口等构成,其中盘管成网状分层平布,上下为若干层。利用加热管和余热换热器,将热能发生器产生的高温烟气经若干温区的加热管散热后,  相似文献   
84.
为掌握多孔介质中铁的吸附特征及其运移规律,采用室内静态吸附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吸附模式下的铁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由室内静态吸附实验得到研究区浅层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的相关系数最高,多孔介质对铁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式。模拟计算铁在地下水中的浓度分布情况,得到不同吸附模式下的铁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规律。此成果对研究多孔介质中铁的运移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将强度折减法引入到隧道围岩安全评价中,结合"浅埋暗挖快速施工双线小间距隧道、盾构下穿立交结构隧道和结构面含有节理、不规则裂隙的山体公路隧道"等工程实例,借助材料真实破坏分析软件RFPA-2D,建立每个强度折减系数下的有限元模型。模型采用了黏弹性人工边界来消除边界条件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并借助随机介质理论实现了围岩细观结构单元的非均值性和随机分布的缺陷,揭示了不同工况下隧道围岩的动态渐进破坏过程、基元相变损伤演变机理和岩体结构面破坏特征,认为隧道围岩的宏观破坏是由岩体非线性材料细观单元的非均值性造成的,计算结果借助不同折减步中裂纹发展趋势和单元破坏的数量判断隧道围岩是否失稳破坏,并计算出具有安全储备意义上的安全系数。同时,结合ABAQUS和RFPA-2D两种不同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随机介质理论和连续介质理论结合强度折减法在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86.
沉积物-水微宇宙系统是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颁布的化学品测试准则中推荐的试验系统之一,可用来测试化学品对底栖生物的慢性毒性。为了在试验前对化学品的浓度变化进行预测,进而确定试验方法,以摇蚊慢性毒性试验系统为例,采用环境多介质模型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一种可通过化学品理化性质和试验系统参数,对化学品在沉积物-水试验系统中浓度变化进行预测的模型。结合试验数据和文献资料,给出了模型中试验系统参数的推荐取值,并使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对模型进行编程和求解。以此模型为基础,给出了模型在3个方面的应用,即预测蓄积时间、预测平衡时间以及拟合试验数据。对80种已有或假想化学品的蓄积时间和平衡时间进行了计算,得出的范围分别为1~204 d和1~73 d。此外,适当修改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也可将其应用于其他暴露场景中。但使用模型对化学品浓度进行预测时发现,模型仅对沉积物中化学品浓度的预测结果较为准确,而对水中化学品浓度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相差1~2个数量级。模型对浓度的预测精度未来仍需进一步提高。上述研究结果完善了沉积物-水微宇宙系统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7.
针对双重预防机制中风险管理、隐患管理需要大量记录、人员难以落实到位的问题,运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采用SaaS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系统架构。基于该系统,企业可以实现规范的风险管理和隐患闭环管理,达到双重预防机制线上线下统一,以有效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该系统提供了开放、灵活的服务方案,企业和监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安全管理绩效的提升,实现安全监管的数据化,为企业的安全管理以及监管部门的安全监管提供有效工具和科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8.
曹金莉  张维兵 《安全》2023,(2):77-80
为了构建适合于烟草行业的双重预防机制,云南省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国家、烟草行业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要求下,创新全员网格化安全管理,并将全员网格化安全管理与双重预防机制有机融合,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职”的工作体系。结果表明:这种融合既能够解决风险分级管控“落实难”、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欠缺专业知识“干不好”等问题,也能有效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9.
基于2003~2018年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首先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碳排放的影响;其次,探究该政策通过资源依赖这一路径对碳排放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地,基于城市区域和城市规模两个视角分析该政策通过资源依赖影响碳排放的异质性效果;最后,探究《规划》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规划》显著地降低了资源型城市的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规划》能够通过降低资源依赖进而减少碳排放,且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对《规划》的碳减排效应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规划》通过降低资源依赖进而促降碳排放的效果在东、中部地区以及大城市更为明显;《规划》对本地及周边地区均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应.本研究对于在双碳目标下实现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0.
陆海统筹已成为美丽海湾建设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其中,陆海气氮磷污染协同治理是持续改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但其缺乏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梳理了陆海气环境介质与界面过程的监测、模型(流域-河流模型、河口-近海模型、大气沉降模型等)的研究现状、技术难点和发展趋势。为加快推进流域-海域综合治理,亟须建立陆海气氮磷污染监测-模型-评估-决策体系。建议加快陆海气界面氮磷通量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构建陆海气集成或耦合模型,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探究氮磷污染来源、主要输移通道、跨界面过程和机制。提出了未来研究重点:1)基于监测与模型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2)构建陆海统筹视角的富营养化评估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3)创新分区分类环境容量核算与分配方法;4)研究海岸带环境污染多目标治理优化方案;5)开展海岸带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互馈模拟与多主体协同决策,助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