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0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5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根据2009年遵义县县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年不间断跟踪监测数据,包括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等分析当年的县城空气质量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和污染治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闸北区空气自动监测站2009年SO2、NO2、PM10的浓度和气象参数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可吸入颗粒物的时间变化特征表明,总体上呈现冬春季高、夏秋季低;PM10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温度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但与风速的相关性随季节不同而不同,与气压略呈正相关性。对典型日和灰霾日PM10、SO2、NO2以及相应气象因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王艳慧  肖瑶 《环境科学》2014,35(2):428-435
分析城市可吸入颗粒物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更为有效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实际采样和遥感数据处理基础上,构造差值植被指数(DVI),通过建立TM影像与对应PM5.0颗粒物实测值之间的相关关系模型,对北京市2008~2010年3 a的PM5.0的分布进行了反演计算和精度分析;研究了NDBI和NDMI对PM5.0浓度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北京五环区域范围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DVI反演PM5.0分布的方法可行,反演精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整体上研究区2008年PM5.0颗粒物污染最轻,西南三环和四环以及东南三四环之间为颗粒物污染的高值区,西北五环附近颗粒物污染较轻;NDBI(归一化建筑指数)、NDMI(归一化水汽指数)与PM5.0可吸入颗粒物的分布分别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且二者对PM5.0的影响相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表征了2012年春季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特征.借助PM10的水溶性元素、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分析推断沙尘暴天气过程中矿物气溶胶对城市气溶胶污染的交汇叠加作用.使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于2012年4月1日~5月24日,在北京市西三环、天津空港经济区和张家口火车南站附近同时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10),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获取其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北京、天津和张家口这3个采样点PM10质量浓度的日均值分别为233.82、279.64和238.13μg·m-3.4月27~29日,3个地区发生了沙尘暴天气,PM10质量浓度的最大日均值分别达755.54、831.32、582.82μg·m-3.沙尘暴期PM10的有机碳(OC)浓度、二次有机碳(SOC)/OC的比值、硝酸根(NO-3)和硫酸根(SO2-4)浓度均高于非沙尘暴期间.采用电荷平衡计算证明沙尘暴期间大气颗粒物表明呈碱性,说明外来沙尘暴与本地污染相互叠加,矿物元素改变了颗粒物表面的酸碱性,沙尘暴和有机物发生耦合,促进了二次有机物的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东亚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时空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NAQPMS)模拟研究了2010年东亚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时空演变,并初步评估了其对人群健康的危险度.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够合理地反映东亚地区PM10的时空分布,不同季节观测值和模拟值的总体相关系数达到0.65~0.85.2010年东亚PM10的地面浓度高值区(100μg·m-3)出现在我国华北、华中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地区.其中,无机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对我国东部PM10的贡献最大(10~70μg·m-3,20%~50%);一次PM10次之(5~50μg·m-3,10%~30%),有机物(5~30μg·m-3,10%~20%)和黑炭(3~20μg·m-3,3%~5%)紧随其后.PM10可以引起我国东部人群急性总死亡率增加2%~5%,对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构成了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6.
渭南市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可吸入颗粒物一直是环境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本文通过近三年数据,分析可吸入颗粒物变化特征、主要来源,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复合式静电除尘器脱除电厂排放PM2.5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燃煤电厂的小颗粒PM2.5排放是控制大气可吸人颗粒物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静电除尘器对亚微米级颗粒脱除效率较低,为提高脱除效率,建立了一种脉冲预荷电直流收尘的复合式除尘系统,采用较低能耗的高压窄脉冲放电对颗粒物预荷电,大大提高了亚微米级颗粒的荷电量.结合传统的直流静电除尘器可以大幅提高对亚微米级颗粒的脱除效率,对小于1μm的颗粒脱除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并分析了脉冲荷电的电源形式和电压等因素对脱除效率的影响,为改造传统静电除尘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可吸入颗粒物(PM10)作为空气中一种重要的介质,对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上海市典型化工区大气PM10中的PCBs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其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工业区环境中PCBs的迁移转化过程研究、生态风险评价和工业区综合整治提供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凯里市2018—2022年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监测数据统计,本文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污染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出控制与降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将木粉、谷壳、甘蔗渣、垃圾衍生燃料(RDF)四种废弃物在两种过量空气系数下进行燃烧,采集其烟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并分析,获得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质量分数和排放特性,并对不同环数的芳烃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不同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的毒性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