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9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大灾现大爱.患难见真情。“5.12”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全体干部职工在党委的号召下.立即行动.踊跃捐款。随着灾情的进一步扩大.死亡数字也不断上升.然而灾区同胞所表现出的坚强勇气.却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动。在干部职工的积极倡议下,5月23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又组织了第二次个人捐款活动。两次捐款共计约15万元,这是出版社全体干部职工为灾区人民献上的一份至真的关爱。  相似文献   
52.
张智  马翠平  赵娜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2):4162-4173
利用欧洲中心ERA-Interim数据以及河北省环境监测站、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8年7月22—24日台风"安比"影响河北前后的一次O_3污染过程的生成、维持、清除进行动力分析,结果如下:台风外围的副热带高压天气型结构有利于河北南部地区污染物的积聚,其演变对预报大气光化学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台风降水对O_3污染有非常好的清除作用,降水量越大,清除效果越好;高压带内部的高温有利于光化学反应,有利于O_3污染的形成;近地层的弱风辐合场与下沉气流的双重作用对O_3污染形成有很好的贡献;旋转形变效应(ds)负值区与河北中南部O_3污染区域对应;动力条件促使湍流运动加强,对O_3污染的清除有很好的作用.通过相关系数检验发现石家庄、邢台5 cm土壤温度和臭氧小时浓度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0.75~0.85),由于土壤温度增加速度低于地表温度增加速度,臭氧浓度增加速度也低于地表温度增加速度,因此5 cm土壤温度比地表温度更及时反映了臭氧光化学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53.
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非常普遍,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个别的甚至把苏丹红、福尔马林等违法添加物也悄悄搬上了餐桌。专家们提醒,以下6种菜品是餐馆添加剂的“重灾区”。  相似文献   
54.
7月,北京遭遇60多年来的最大强降雨,交通大面积瘫痪,居民区内涝,城区积水最深处达2.5米。与内地许多城市相比,香港地处沿海且地形复杂,加上常遭台风和暴雨侵袭,属内涝高发区。根据记录,香港的年降水量高达2300毫米以上,而且会经常遭受台风的滋扰。  相似文献   
55.
大可 《安全与健康》2012,(17):21-22
7月,北京遭遇60多年来的最大强降雨,交通大面积瘫痪,居民区内涝,城区积水最深处达2.5米。与内地许多城市相比,香港地处沿海且地形复杂,加上常遭台风和暴雨侵袭,属内涝高发区。根据记录,香港的年降水量高达2300毫米以上,而且会经常遭受台风的滋扰。尽管大雨不断,但香港并未出现如内地很多城市般遇雨即可"观海"的内涝情况;雨后低洼地带积水问题也并不严重。那么,香港是如何解决这个困扰城市发展的难点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56.
利用NCEP逐6 h再分析资料、地面加密观测、探空、雷达资料,分析得出“利奇马”致灾暴雨是在长时间稳定维持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形成的。冷空气在降水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长时间维持的弱冷空气与偏南暖湿气流交汇形成了边界层辐合线,辐射升温和暖湿气流的输送加大了辐合线两侧的温度和露点梯度,在高温高湿的有利环境下,对流在辐合线附近强烈发展。(2)高空槽后冷空气由“利奇马”环流西北侧渗入,先后形成3个冷平流中心,分别对应3个阶段的降水。(3)冷暖空气在降水区的持续辐合抬升作用增强了降水,最强降水时段发生在锋区垂直方向坡度最大的时段。(4)水平锋生有利于水汽输送和辐合抬升,垂直锋生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累积和触发。冷空气形成的水平辐合和抬升造成大范围上升运动,使得锋生和垂直锋消同时存在,最强降水时段发生在水平锋生最强的时段。  相似文献   
57.
58.
我国东南地区台风降水显著,但对这种强降水事件中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较少,限制了对短时间极端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过程和影响因素的认识。论文根据2015年9月28日至29日第21号台风“杜鹃”两次登陆(台湾宜兰、福建莆田)前后台北、福州两地气象数据和降水稳定同位素数据,分析了此次台风的降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台风期间,两地降水δ18O波动范围为-3.4‰~-15.0‰,变化幅度达11.6‰。台风前端和尾端两地降水同位素值相对偏正,平均值为-4‰~-6‰而台风中端两地降水同位素值极其偏负,平均值分别为-12.4‰和 -13.2‰。台风前端与尾端降水同位素值偏正,水汽受蒸发效应影响明显;而台风中端降水δ18O值极端偏负主要受“云雨区效应”的影响,即云雨区气流急剧上升,水汽在过饱和环境中快速凝结降落,受动力分馏作用小,降水δ18O极端偏负。结合降水δ18O变化特征、过量氘及模拟水汽轨迹,得到台风“杜鹃”降水主要的水汽来源为西太平洋海域。  相似文献   
59.
针对沿海台风频发地区高耸塔器结构安全评估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塔器在不同液位状态与不同台风等级组合工况下的结构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该塔器轴向拉应力在12级台风作用下即不满足设计要求。进一步基于Pushover方法对该塔器进行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得到该塔器的整体极限抗台风能力及弱点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斜拉筋加固方案,加固后的塔器能够满足15级台风的强度设计要求,且具有较大安全裕量;斜拉筋加固方案能够显著改善塔器结构受力状态,有效提高其抗台风能力。  相似文献   
60.
刁钻狡猾的大"鲇鱼"在南海虎视眈眈,吞吐巨浪5天后,最终于10月23日中午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陆,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福建最晚、强度最强的秋季台风。纵观“鲇鱼”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路径还是强度都复杂多变,让人揣摩不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