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46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4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通过对1985年和1987年Thematic Mapper(TM)影像中提取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取了198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遭受台风袭击后的灾区范围,并通过比较1988年和2007年的TM影像,分析了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过程。同时,结合该地区的地形、水文、土壤和公路数据对风灾区的植被恢复进行了驱动力分析。发现地形驱动因子与风灾区的恢复程度呈高度相关,随着高程、坡度和平地所占比例的减少,恢复程度逐渐变好;此外水文、土壤和人类活动都对风灾区的植被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另外人工干预恢复对植被生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供风灾区内植被的进一步恢复和森林防火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2.
依据1949~2005年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实测数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筛选出对上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的84个台风,对这84个成灾台风的最大风速、过程雨量以及吴淞口、黄埔公园潮位站数据分析,结合收集到的其中57个台风的完整灾情数据计算灾情指数。综合研究得出:近50年来,成灾台风生成频数的年际变化比较明显;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农田受淹面积和房屋倒损3个灾情参数在这50年里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但综合灾情指数变化的幅度不大,从1980年代开始灾情指数有上升趋势。成灾台风灾情指数与上海市郊吕泗站最大风速和过程雨量成正相关。吴淞口、黄埔公园的潮位站数据与成灾台风直接经济损失对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53.
台风灾害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   总被引:31,自引:10,他引:31  
台风灾害的致灾因子具有多重性,这使得台风灾害的风险评估相对于其它灾害来说更加复杂。本文以广东省14个市辖区为例,分别从台风暴雨和台风大风的角度分析了台风致灾因子的时、空、强规律;结合进行研究区承灾体的易损性分析,即选择研究区人口密度、人均GDP和农业占GDP的比重等3个指标综合反映研究区台风灾害的潜在损失风险。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评估了研究区台风灾害所造成的风险水平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阳江、深圳、汕尾、珠海、湛江是广东省14个市辖区中受台风灾害影响风险最高的5个区域。  相似文献   
54.
冯瑾 《劳动保护》2007,(8):26-27
每年的5月,11月,南每海域常常受到热带风暴的影响,这给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业带柒巨大的风险。中国海油在防台工作上坚持“十防九空也要防”的原则。只要预报的热带风暴存在影响油田的可能,就会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为了确保防台风应急程度的有效性,应急演习是必不可少的。今年,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就已于4月30日和5月15日进行了2次台风应急演习。  相似文献   
55.
高建国 《灾害学》1992,7(2):79-83
本文从历史资料中分析出1862年7月27日珠江三角洲的特大风暴潮,潮位可能高达7.6~8.5m,远远超出应用15a观测资料外推的1000a一遇潮位2.86~5.11m,证明历史灾害资料在当前减灾工作中可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6.
林志强 《灾害学》1992,7(2):65-67
本文介绍了1991年在我国登陆的6个热带气旋灾害的特点及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7.
台风“妮妲”过程对广州臭氧浓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台风天气系统对广州地区臭氧浓度的影响,选取2016年7月27日—8月2日台风"妮妲"过程,结合气象要素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7月27日—8月2日台风过程期间,7月27—29日和8月1—2日空气质量未超标,7月30日和31日分别达到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均为O_3,其中,31日O_3小时浓度峰值达293μg·m~(-3),O_3_8 h (8 h滑动平均)浓度达249μg·m~(-3),期间PM_(2.5)及前体物NO_2和CO浓度也略有升高,但总体升幅不大,都在良范围内.②台风过程期间,O_3浓度与温度、风速呈正相关(p0.01),与气压、相对湿度呈负相关(p0.01).高温低湿、风速1.0~2.0 m·s~(-1)、气压低有利于大气光化学反应,容易导致O_3浓度超标.③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大气存在垂直输送;同时混合层顶低,30日和31日混合层高度白天最高在1300 m以下,夜间在200 m左右,最低不足60 m;同时,2 km高度内均有持续逆温存在,逆温高度主要在700 m以下.地面处于均压场,同时存在逆温,大气层结稳定,使得污染物在近地层堆积不易扩散,导致O_3浓度超标.  相似文献   
58.
姚彭生  姚世繁 《安全》2001,22(3):36-38
由海洋引发的灾难,来势迅猛,破坏力大,影响深远。今天人类的科技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预测它的到来。但是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防灾,仍是征程漫漫。  相似文献   
59.
台风风场模型的研究对于台风风场极值风速、巨浪的精确预报以及与之相关的灾害评估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系统介绍了Kepert提出的台风风场线性解析模型和Foster提出的基于相似理论求解的半解析模型。在Kepert解析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引入沿高度变化湍流扩散系数模型和受速度影响的拖曳系数模型,用半解析的方法对风场进行求解。借助Dropsonde现场观测台风风速剖面数据对本文提出改进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利用三种理论模型对实测海上台风表面风场进行模拟,与H*wind风场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别,并定量分析不同模型对台风表面风场特性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