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306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以昆山市为典型区,采集了126个表层土壤样品,通过多元统计学、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协同区域化理论的因子克立格法探讨了长三角多个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区域分异,并在剖析不同空间尺度有效态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基础上,应用空间相关分析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来揭示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昆山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较大,有效态Cd污染最重.重金属有效态在空间上可划分为块金尺度、小空间尺度(15 km左右)和大空间尺度(40 km左右),它可用3个尺度的实验(交叉)变异函数的协同区域化模型线性拟合.空间相关分析中,Cd和Zn在3个尺度中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且元素在小尺度和大尺度的相关性比块金尺度更强,大尺度的负相关特征较其它尺度明显.空间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尺度的空间污染来源不同.重金属有效态第一、二主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土壤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2.
对2003年7月15~9月28日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沿线所采集的气溶胶样品进行分析,获得了Na 、NH4 、K 、Mg2 、Ca2 、Cl-、MSA、SO2-4、NO3-、C2O2-4和CH3COO-11种离子的浓度.离子组成表明,气溶胶主要以海盐颗粒为主,其中(Na Cl-)的贡献平均为60.2%;其次为硫酸盐.根据因子分析,11种离子归为4个因子,解释方差为83.7%.因子1包括Na 、nss-Mg2 、nss-Ca2 、Cl-和nss-SO2-4,代表陆地和海洋混合源,解释方差为41.2%;因子2包括NH 4、nss-K 和NO3-,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质燃烧所释放的二次污染物,解释方差为18.9%;因子3只有MSA,来源于海洋表层浮游植物排放的二甲基硫(DMS)的氧化,解释方差为11.9%;因子4包括CH3COO-和C2O2-4,主要来源于高纬度的北温带北部森林大火,解释方差为11.6%.  相似文献   
93.
高原封闭、半封闭型湖泊是气候和环境演化的敏感指示器,其沉积物记录具有连续性、敏感性和高分辨率的特点。高原湖泊沉积记录在恢复和重塑各种短时间尺度(千年、百年、十年)的气候和环境演化序列上,具有其它自然历史记录无法替代的优势,尤其在揭示近代环境污染历史方面更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对洱海沉积物重金属地球化学相的研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了沉积物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和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即:流域侵蚀作用、大气沉降作用、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早期成岩作用。同时,结合沉积物柱芯210PBex计年结果,本文初步评价了洱海150多年来的重金属污染历史:1958年以来.因为化石燃料使用量的增加.洱海湖区大气污染日趋严重;1982年后,由于西洱河水电站的建成运行和湖区植被的破坏,流域侵蚀作用显著加强,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4.
重点讨论了工矿区的概念、分类、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95.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涉及十分复杂的矩阵运算和评价成果图绘制,用Excel加Visual Basic强有力的界面设计功能和MATLAB的强大的计算和图形处理功能,通过在MATLAB中提供的一个Excel Link插件,可以直接在Excel环境下实现环境质量评价中复杂的数据处理和图表的制作功能.  相似文献   
96.
本文对成都市区降水化学组分进行了因子分析。通过研究因子计量的空间分布,得到各因子的主要作用区域及降承化学组分的区域分布特征;因子所反映的离子组合关系可能代表某种大气污染源性质或影响降水化学组分的某种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97.
上海市大气能见度指数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上海市1999~2002年间逐时能见度资料的分析,建立了上海市大气能见度等级.通过对影响能见度变化的气象因子和污染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能见度的因子主要是污染、云量和相对湿度以及天气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市大气能见度指数指标体系,并对各等级能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当能见度等级为差时,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按其重要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污染因子、云量和相对湿度因子、天气状况因子;当能见度等级为较差时,3种因子作用相当;当能见度等级为中等及较好时,天气状况因子作用最大;当能见度等级为好时,不需要说明其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8.
单环芳族化合物结构与生物降解性关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量子化学方法MOPAC6.0-AMI软件计算了42种单环芳族化合物的分子最高占有轨道能(EHOMO)、分子最低空轨道能(ELUMO)、分子生成热(Hf)、分子表面积(TSA)、偶极矩(μ)和分子量(Mw)值;从ClogP软件查得分子的辛醇/水分配系数lgP。对化合物的上述7种结构参数进行因子分析,提取3个主因子可代表化合物的绝大部分结构信息。根据因子得分,对化合物进行了聚类分析。分别以各个主亚类中的化合物为对象,进行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分析,得到系列相关方程,所研究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主要与取代基的电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
因子分析及其在河网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子分析方法在天然水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证明在数据较为缺乏的情况下,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可以损失较少信息,减少评价指标,针对主因子进行分析,使水质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和有效。同时,利用因子的得分值还可以将不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因子分析对河网地区典型河流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了增长潜力较大的主要因子,并对该地区的水质状况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总体评价,表明因子分析在水质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成都市大气颗粒污染物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4年成都市API指数及API>100日数百分数的再分析,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季节分布、区域分布状况与气象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尝试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污染物浓度年际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的季节分布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API>100时数百分数的季节变化状况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区域分布为城西北>城东>城北>城中心>城东南>城西>城南。城市发展对风向的改变比较明显,对风速的改变不明显。大气颗粒污染物年际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PM10浓度与SO2、NOX、湿度、气压呈正相关,与风速、蒸发量、温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