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402篇
废物处理   71篇
环保管理   202篇
综合类   763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016年11月10日,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组织专家对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承担的《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衔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了评审,会议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梁志君处长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研究员程会强教授等专家出席了评审会。  相似文献   
292.
为避免细砂卵砾石互层隧道施工中发生隧道坍塌、砂涌、冒顶等安全事故,以在建的国道317线岗托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了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支护的失稳机理,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最后通过对失稳前和处治后拱顶下沉、水平收敛的测试比较验证了处治效果。结果表明,细砂卵砾石互层隧道围岩-支护失稳的原因是围岩自稳能力差,超前支护适宜性差致使互层围岩不能有效固结,砂涌造成衬砌背后空洞,致使结构承载力降低,现场采用大管棚配合水平旋喷桩进行超前支护,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9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相反却很严重。因此,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提高城市处理水平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了解了秦皇岛海港区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周边地区的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思考,最后针对有效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94.
定量研究水生生物对水环境参数的适宜值是评估栖息地质量和维持生物完整性的主要途径. 以辽宁省太子河流域为研究范例,选择Y(优势度指数)大于0.000 1的硅藻为研究对象,结合水环境参数,采用CCA(典范对应分析)、CART(分类回归树)和WA(加权平均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硅藻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并计算硅藻对驱动因子的最适值. CCA结果表明,IOS(底质指数)、ρ(TDS)(TDS为总溶解固体)和ρ(CODMn)是硅藻群落的驱动因子;CART预测结果表明,IOS高的水环境硅藻密度高于IOS低的水环境,ρ(TDS)和ρ(CODMn)低的水环境硅藻密度高于ρ(TDS)和ρ(CODMn)高的水环境;WA结果显示,96种硅藻对IOS、ρ(TDS)和ρ(CODMn)的最适值范围分别为1.00~6.44、60.29~820.30 mg/L和0.46~2.89 mg/L. 钝端菱形藻解剖刀变种和尖端菱形藻适宜栖息于IOS较低而ρ(CODMn)较高的水环境, Gomphonema trancatum和肿大桥弯藻则适宜栖息于IOS较高的水环境;缠结异极藻二叉变种和尖细异极藻适宜栖息于ρ(TDS)较高的水环境,弧形峨眉藻和克洛钝脆杆藻则适宜栖息于ρ(TDS)较低的水环境;弧形峨眉藻和隐头舟形藻威蓝变种适宜栖息于ρ(CODMn)较低的水环境. 针杆藻和桥弯藻对IOS的最适值高于舟形藻和菱形藻以及其他藻种,96种硅藻对ρ(TDS)和ρ(CODMn)的最适值均表现为菱形藻和异极藻较高、针杆藻和桥弯藻较低.   相似文献   
295.
我国分类垃圾箱的缺陷及其智能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现有分类垃圾箱的四个弊病,提出:智能垃圾分类箱是符合我国国情、实现我国垃圾分类的途径,智能型分类垃圾箱是我国垃圾分类、处理处置大系统的一个节点和智能终端。智能垃圾分类箱最大的优点是:它可以随着垃圾处理水平的提高和管理部门的调控意愿,对垃圾类别重新设定,以适用不同城市、同一城市不同时期、不同垃圾处理水平的变化,结束因分类方法朝令夕改而使居民无所适从的局面。  相似文献   
296.
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写入《环境保护法》,标志着中国将以强制性法律手段实施国土空间管控体系建设。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原则、划定类型和方法,分析了划定实际推动过程中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红线体系的思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从已有法定保护区域入手,将现有法定空间管控范围进行梳理和归纳,以维护云南生态系统完整性为目标,按分区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定,完成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一张图",再将工作向纵深推进,在县市开展"多规合一"工作阶段落地。同时,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制度创新,应建立一套综合管理体系,以划定范围为管控基础,建立红线区切实可行管控办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渠道和补偿机制。通过生态红线政绩考核体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终推动国土空间管控体系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97.
朱玫 《环境保护》2016,(11):58-60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破解我国"垃圾围城"问题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备、产业链及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文章分析指出物联网可以提供的技术支撑能力,第三方治理可以创造渠道的多样性,因此,物联网+第三方治理是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并提出了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利用供给侧改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98.
建筑能耗在北京市能耗总量中是关键的一部分,推广节能建筑对于北京市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中,采暖能耗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公共建筑能耗增加需要控制。在北京市低碳建筑推进工作中遇到了评测标准、检验方法的不完善,企业与个人的动力不足以及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从加强宣传与干预、建立低碳建筑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角度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选择低碳建筑,完善检测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低碳建筑的推广。  相似文献   
299.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剖析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相关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兼顾城市群效应控制为重点的城市空气质量分级管理策略。研究提出,为适应新的污染特征和形势,国家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来源特征、不同污染程度的各类城市实行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0.
珠海市在垃圾分类和减废相关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市民的意识和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珠海市民及高校学生有关垃圾分类和减废的观念和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对垃圾分类和减废的现状和困难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探讨,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