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33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381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1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大安市苏打碱土区地下水质与灌溉盐渍化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吉林省大安市苏打碱土区6—7、20—30和60—70m^3种深度地下水的基本化学特征,对利用地下水灌溉可能引起的土壤盐化、碱化和盐碱化问题及其灌溉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深度地下水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苏打化特征,地下水中普遍含有较多NaHCO3;30m深度以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HCO3^-和Cl^-,用其作为灌溉水源存在潜在的盐化和碱化双重威胁;从各盐化和碱化指标看,该区60m深度以下的地下水质较好,作为灌溉用水不会产生盐渍化风险。30m深度以内的地下水均不适合灌溉。  相似文献   
962.
为保障大型地下洞室驾驶安全,提出眼动和脑电双模态驱动的大型地下洞室驾驶疲劳评价方法,探究驾驶员疲劳演化特征。首先,根据实地数据设计大型地下洞室模拟场景,利用驾驶模拟技术开展驾驶试验,实时采集驾驶员的眼动和脑电数据;其次,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基于格拉布斯准则剔除眼动异常数据,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分解出脑电节律,构建脑电疲劳指数模型;最后,开展不同区段下驾驶员平均瞳孔直径、眨眼持续时间、眨眼频率及θ、α、β节律等指标的差异性分析,以平均瞳孔直径和脑电疲劳指标F为参量,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驾驶疲劳度量方法。结果表明,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出现明显早于精神疲劳,而精神疲劳可以更精确地体现影响驾驶状态的内在疲劳。相较于地上路段,驾驶员在大型地下洞室中的疲劳累积更快,呈现反复、波动式上升,且其综合疲劳程度在中后段达到峰值,之后受洞口光亮刺激在末段减弱。  相似文献   
963.
《安全》2021,(3):12-13
煤田火区自燃气体滞留机制及早期探测技术研究,是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成果可为地下煤火自燃的早期识别、煤火治理与综合利用以及火区生态恢复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64.
965.
为研究某地下商业街火灾风险影响因素,针对该地下商业街火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建立了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4个大类下的16个影响因素的火灾风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影响火灾风险的关键因素,并结合ISM方法建立影响因素多层次递阶解释结构模型。结果表明:火灾风险由多种影响因素耦合而成,消防人员工作能力、地下建筑结构复杂度、消防资金投入大小和消防安全规程的执行力度是影响地下商业街火灾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66.
路世昌  叶超  黄益良 《安全》2021,42(10):48-52
为解决地下人行通道防火设计存在的无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可依据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地下人行通道防火设计面临的难点问题;然后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相关规范要求,针对单一市政功能、与商业等设施连通等4类地下人行通道提出相应的防火设计要求.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地下人行通道采用相应的防火设计,可有效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可对地下人行通道及地下空间防火设计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7.
968.
分析了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开挖引起环境水水质异常的成因。对工程区进行大范围的环境水pH值检测和代表性渗水部位水样的成分分析后发现,环境水的pH值、SO42-含量和总铁含量特征在一些部位发生了明显改变:水质呈强酸性、SO42-含量和总铁含量高且分布不均匀。结合岩石成分分析和现场黄铁矿矿化点的调查,认为该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硐室群环境水水质的异常是由地层中不均匀分布的黄铁矿矿化点在开放条件下的氧化造成的,与厂房区锚孔中使用的化学充填材料无关。鉴于当前还没有有效防止强酸性腐蚀的材料,建议加强勘察期间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深部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及早掌握和预测深部结构工程开挖、运行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改变可能导致的水质改变,以便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