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8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252篇
安全科学   1904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418篇
综合类   2691篇
基础理论   221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128篇
社会与环境   213篇
灾害及防治   2385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570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85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4年12月18日-20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评估团对国家二噁英监测华东分中心所在地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了现场调研。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工李国刚向专家组介绍了该项目的实施背景、必要性及总体规划,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宋跃进向专家组汇报了该站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32.
浑河沈阳段地表水有机污染物对水环境影响的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GB 3838-2002《地表水质量标准》和美国EPA推荐的“地面水质量标准”对浑河沈阳段地表水中的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安全性评估。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评估,结果虽然有所差别,但结论是一致的,即浑河沈阳段地表水有机污染物十分严重,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危害。  相似文献   
33.
鲍巍  姜杉  李斌 《环境保护》2007,(4A):33-37
在社会进步、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愈发紧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满足这一需求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凸现资源的稀缺性使资源的价值评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确估计和评价资源的价值,有利于正确认识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利于制定正确的资源的保护、利用政策,防止资源遭受破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4.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工程抗震提供精确的设计依据,提供科学合理的地震动参数,提出科学合理的设防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有效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防震减灾文化的组成、创建动力及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初次提出了防震减灾文化的概念,并对创建防震减灾文化的目的和如何创建、弘扬防震减灾文化提出了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36.
福建省森林固定CO2价值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引入“市场逼近系数”,构造森林固定CO2效益经济结构模型,评估福建省森林固定CO2价值,为福建省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资产评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7.
本文总结中国东南沿海高钾钙碱性—双峰式火山岩带中已勘查大中型矿床成矿环境的共性:矿床所处区域构造的部位、成岩与成矿时代、矿床与岩浆成因类型、火山构造及其基底构造控矿性、矿床与爆发角砾岩、矿床与矿化类型叠加与共生、矿化与蚀变的分带往、矿床定位深度与剥蚀深度。作者认为这八点可作为找寻与评价大(中)型矿床的地质准则。通过火山地质与矿床地质统一的研究提出本区晚中生代以火山为中心地热体系的成矿模式。并就三个方面作类比:①与现代火山地热体系成矿作用类比;②以紫金山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与世界同类型矿床作比较;③与环太平洋其他火山岩带同类型矿床模式作类比.通过建立本区的模式与类比获得进一步找矿中值得重视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8.
黑龙江省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黑龙江省主要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现状;探讨了地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并为促进本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9.
Land degradation is a consequence stemming from both natural processes and social economic activities. On the bases of analyzing general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degradation in China, the monetary estimating methods such as market value method and shadow engineering method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economic loss resulting from land deterior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loss in 1999 was 326.8l billion RMB Yuan, which accounted for 4.1% of GDP in the same year of China. If taking five items namely farmland conversion, soil erosion, salinization, decline in reservoir functions, and siltation in waterways and, comparing with that in 1992, the percentage of economic loss to GDP has increased by 1.5 in the only 7 years.  相似文献   
40.
本通过对地震宏观前兆异常的特点介绍,以及地下水宏观异常、动物宏观异常、地光、地声的产生原因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各种地震宏观前兆异常的产生,是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发生剧烈变化所造成的。地震宏观前兆异常具有独特的映震特征,在地震预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