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3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40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有人说,看到别人忍受疼痛,自己也会产生痛感。这或许并非错觉。英国研究人员证实,一些人确实会对别人的疼痛产生生理反应,出现感应式疼痛。  相似文献   
72.
为西昌数十万百姓着想,西昌市委、市政府把防治地震灾害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作为系列举措之一,西昌市委、市政府决定在1989年《西昌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建成市区和规划发展区为主体,确定由防灾科技学院编制2010-2020年《西昌市防震减灾规划》,  相似文献   
73.
40年前,当美国西南部四所大学的计算机联接成一个网络时,人们未曾想到互联网会对生活及工作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如今,异军突起的物联网概念又带给人类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人们的无限憧憬下,物联网已忧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74.
厘清公平感知、社会信任与公众流域生态补偿参与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流域生态补偿提质增效,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该研究基于山东省大汶河流域的979份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将制度信任、人际信任同时纳入分析框架,构建起并行中介模型,探究公平感知、社会信任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公众参与行为间的内在机理,并引入调节变量(收入水平)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表明:(1)公平感知对公众流域生态补偿参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公众的公平感知主要受结果公平与人际公平的影响。(2)社会信任在公平感知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公众参与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公平感知能够显著增强公众的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公众的制度信任与人际信任对其参与流域生态补偿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对比两条并行中介路径的效应强度发现,制度信任的中介作用高于人际信任,表明制度信任是驱动公众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关键变量。(3)拥有较高政策认知度的公众更易开展流域生态补偿参与行为。(4)多群组分析显示,公平感知、制度信任在驱动低收入与高收入群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上作用显著,人际信任则更能驱动中等收入群体参与流域生态补偿。该研究的政...  相似文献   
75.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学习中,要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学习相应的空间与图形的有关知识和数学方法,增强学生用数学思考的方法和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逐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便成为了广大数学教师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出发,对此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认识,希望能为广大同仁的相关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6.
研究公众对社会减灾能力及灾害风险的认识,有助于从公众视角揭示风险潜在因素,不仅是进行风险沟通的必备环节,还可以为开展有效的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减灾意识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社会调查(221份样本)和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了江西九江、宜春公众对于社会减灾能力的信任及水灾风险感知。结果表明,公众对于社会减灾能力基本持信任态度,信任度高低排序为:灾害监测预报>政府应急>防灾工程>预警传播,其中宜春公众的信任度较高;公众对于水灾的风险感知较弱,尤其是宜春公众认为水灾发生、受灾的可能性很小;公众的信任与对区域减灾能力的了解无关,主要是受到受灾经历(受灾次数、灾情损失、灾后救援)的影响,即区域本底灾害风险的高低导致公众认知的差异,风险较高区域(九江)的公众具有更为明确的降低风险的行为倾向及意愿。  相似文献   
77.
作为化肥施用的决策主体,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受内在感知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系统分析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对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山东省苹果种植户680份实地调研微观数据,运用Heckman模型实证分析了内在感知和外部环境对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决策和采纳程度的影响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绿色施肥技术的采纳决策存在“高意愿、低行动”现象,且平均采纳程度不高;(2)技术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经济价值对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明显大于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3)表征外部环境的指令性规范和示范性规范均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决策,生态补偿对其采纳程度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为激励农户绿色施肥技术采纳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加大绿色施肥技术的宣传教育,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户采纳绿色施肥技术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8.
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地震灾害,阐述了近代地震灾害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地震预报既是强烈的社会需求,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最后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79.
生物农药的环境友好特性使其逐渐成为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技术。关注农户对生物农药的采用行为,将有利于生物农药的推广并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因此,利用湖北省388户微观农户调查数据,应用Binary logistic模型讨论了技术感知对农户生物农药采用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技术感知细分为“技术获取感知”和“技术服务感知”两大类,探究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等不同层面技术感知对农户采用行为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服务感知在农户生物农药采用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且不同技术服务主体作用强度依次为: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技推广组织,而技术获取感知对农户的采纳决策影响较小。据此,文章提出了旨在推进农户采纳生物农药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0.
<正> 深井注水诱发地震事件曾启发了关于人工控制地震的设想,这类事件介于实验室岩石破坏试验与天然地震之间。河北任邱油田注水地震已断续达十年之久,烈度曾达Ⅴ度。黑龙江大庆油田、吉林扶余油田和甘肃玉门油田注水导致井孔套管损坏。这些灾害在其他油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每年要损失几百万吨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