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4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45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57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99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追溯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介绍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综述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常用工具———地震海啸数值模式的研究进展,讨论目前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指出建立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不确定性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估方法,进行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不确定性评估,应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2.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是先进有效的灾害预防模式和载体,是增强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经验和做法的分析,对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提出了"十个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应用东大别地区层析成像研究结果,对研究区重大地震事件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霍山地区的2次MS≥6.0级地震在深部地壳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1970年以来的12次MS≥4.0地震在25 km深度的地壳速度结构特征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4.
在岩质边坡工程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中,其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较准确地确定岩体强度参数,而边坡岩体抗剪强度是影响计算分析成果的控制因素,也是支护设计成败的关键所在。采用GH-B强度准则对深水河大桥4号桥墩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同时与采用M-C强度准则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H-B强度准则采用基于应力水平的塑性流动法则,更好地体现了节理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可有效反映岩体的非线性破坏特征,更加接近于工程实际,适于节理岩体的强度计算及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5.
深水河大桥桥墩边坡地处广乐高速深水河大桥段,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桥墩桩基工程能否顺利施工和整段广乐高速的工程进度。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方法对深水河大桥桥墩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赤平投影法作图初步分析边坡局部可能出现的组合滑面破坏模式,再取典型的楔形体进行破坏模式分析,定量计算主要是采用Bishop法分别计算该边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从而对该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便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在工程实践中,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众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不相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尤为关键。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首先阐明了如何建立模糊评判体系以及权重和隶属度的确定方法,然后以某岩质边坡为实例,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评判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该方法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高峰 《环境》2011,(6):56-60
地震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这牵动着众人的心。据科学家介绍,破损的核电站可,能释放出一系列放射性物质,一些物质相对无害,而另一些却极具危险性,比如碘-131和铯-137。  相似文献   
108.
魏强  肖东升 《灾害学》2021,(4):7-13
地震过程中建筑倒塌前的时间段,是人员逃生的重要阶段,研究结构地震倒塌时间规律对人员倒塌逃生避险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地震逃生方法研究的需要,基于RC框架结构的典型倒塌模式建立简化结构模型;将60条不同特性的人工地震波输入到8个结构模型得到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再以结构损伤指数为1的条件求得结构地震倒塌时刻;利用假设的双重调节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地震波峰值加速度、特征周期和结构自振周期等因素与倒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特征周期和结构自振周期在峰值加速度对倒塌时间的影响中存在双重调节效应;整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倒塌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对比,验证弹塑性时程计算对倒塌时间估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9.
为了研究近场脉冲地震下桥梁结构的时变抗震性能,以一座常规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引入氯离子侵蚀模型,在考虑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基础上,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建立不同服役时期的时变模型样本,运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从能力、需求以及倒塌等方面对算例桥梁的时变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近场脉冲型地震下结构的抗震需求明显大于远场地震;氯离子侵蚀导致钢筋锈蚀后力学性能发生改变,箍筋对核心混凝土约束能力减弱,锈蚀纵筋屈服强度及极限拉应变都降低,导致桥墩的变形能力下降;与地面运动的不确定性相比,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结构的抗震需求均值及离散性影响均不大;随着服役时间延长,钢筋锈蚀加剧,桥墩出现倒塌破坏的概率加大。  相似文献   
110.
龚川  李盛乐  武晓芳 《灾害学》2021,(2):187-192
随着3S(RS、GIS、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地震领域上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文献源,检索2000-2019年3S技术应用于地震领域的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文献分析,通过探究研究主题及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前沿。研究结果表明,3S技术应用于地震领域涉及到了多个交叉学科及方向,体现出地震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可划分为8个知识群组,形成了以"地震案例"与"板块运动"为主的两条演化路径;关键词分析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应用"、"模型反演","滑动分布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并趋向于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