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14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30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谈沙尘暴与荒漠化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也称“黑风”、“黑风暴”或“沙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天空能见度很低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无论从成因、强度和危害程度上,都不同于扬沙和浮尘天气,也有别于单纯的大风天气。关于沙尘暴的成因问题,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对于它的形成,以下三个条件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王家山煤矿地表裂缝发育,切穿第四纪黄土断层较多,采空塌陷严重,三者构成地质灾害链,是靖远矿区的重灾区,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使矿区人民生命财产蒙受惨重代价。本文从环境地质及工程地质角度进行分析,强调指出采矿活动是动态的地质背景,黄土的特殊物理力学性质是静态的地质基础,人为的采空塌陷是地质灾害产生的条件。最后指出监测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针对淮南矿区地面变形的成因及现状,分析研究了矿区内各种地面变形的危害和所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地面变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17年四川盆地18个城市PM2.5小时浓度数据、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污染特征及不同季节近地面风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异指数和相关性分析各城市PM2.5逐小时浓度,结合近地面风场特征分析出四川盆地污染物变化趋势最相似的城市组合,探索污染物传输特征.研究发现,分异指数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传输通道城市组合与地面风场基本相符.四川盆地污染物输送途径可能包括以下3条路径,第1条"川西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广元→绵阳东南部→德阳→成都、眉山北部→雅安流动;第2条"川中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巴中→南充北部→遂宁北部、绵阳东南部→资阳北部→眉山东部→乐山北部流动;第3条"川东通道":污染物随气流沿重庆北部→达州、广安→南充南部→遂宁中部→资阳东部→内江、自贡→宜宾、泸州流动.川西通道城市污染排放量大,容易引起连片污染,对应城市群应实施联防联控;川东通道末端在川南城市群和重庆形成风场辐合,造成污染物的滞留和累积,因此,建议在中长期产业布局中减少川南城市群的重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16.
论述酒钢3#焦炉推焦过程中产生烟尘的治理方法-地面除尘技术,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许多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位于地震易发区,地震给这些城市和地区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1976年唐山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地震易发区城市和地区的防震减灾基础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震的直接灾害是由地震波在地表传播引起的强震地面运动造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需要根据未来地震发生情况下的强震地面运动进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准确地预测未来地震发生时的强震地面运动是抗震设计和加固的重  相似文献   
18.
地质灾害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栓梏,本把其缩小在矿区地域进行剖析,旨在引起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寻求有效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矿灾害现状与减灾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杨梅忠  陈克良 《灾害学》1997,12(3):66-70
以大量的数据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煤矿灾害的现状与致灾特点,提出了煤矿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新祥 《环境技术》1996,14(6):20-21
由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民环境试验研究所自行设计、研制、开发的大型多功能综合环境试验系统,是目前国内试验容积最大、功能最全、结构最复杂、九十年代国际先进的三综合环境应力试验系统。其性能指标先进,各项配置经济,合理,特别是具有综合环境条件下雷达信号/发射目标跟踪试验能力,这在国内尚属首创,在国际也未有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