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713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1.
回顾了厌氧颗粒污泥的特性、培养以及应用的相关研究,对颗粒污泥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进水水质和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微生物絮凝剂和胞外聚合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综述了厌氧颗粒污泥在低浓度废水、重金属、有毒物质、抑制剂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612.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石化集团举办的上游企业国际项目HSE管理培训班.在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中,较为系统地学习了HSE管理体系的内容和发展历程,以及国外HSE管理的基本理念和经验做法.课程安排突出实际能力培养,注重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启发性.通过学习收获不少,但印象最深的还是下面两件"小事".  相似文献   
613.
含油污泥中的高浓度多环芳烃对生态环境稳定和人体健康具有显著危害。然而,关于其中的多环芳烃降解菌的认识并不充分。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方法从典型含油污泥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多环芳烃降解菌W13020。采用16S r RNA基因序列和生理生化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该菌株可以利用石油烃、多环芳烃萘、菲、蒽和芘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对萘、蒽、菲和芘的15d降解率分别为72.1±3.7%、45.1±15.6%、42.2±5.2%和31.2±9.0%,说明该菌具有较好的多环芳烃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614.
着重分析了在以SBR方式启动的活性污泥自培养过程周期内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SCOD、pH、DO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是正常的,也是短暂的;不影响培养过程中对污泥量增长的需要,在周期性进出水过程中,COD的去除率达到80%,氨氮的去除率达到100%。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对于缩短曝气时间,加速反应器的启动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15.
采用振荡培养法和CO2生成量法对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初级和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进行了评价.采用振荡培养法测得的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在降解5 d后的初级好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98.95%、97.55%和93.60%; 采用CO2生成量法测得的14 d后的最终好氧生物降解率分别为80.18%、77.78%和95.80%.依据不同评价标准得出3种羟肟酸都具有良好的初级和最终好氧生物降解性,属于易降解类物质.  相似文献   
616.
LHG1菌株的分离和降解环己烷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选择性培养从石油废水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以环己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株 L H G1 ,对 L H G1 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 L H G1 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60 ~100 h 、环己烷浓度460 ~770 mg/ L、p H6 ~8 、ρ( Na Cl) = 10 g L- 1 、θ= 25 ~40 ℃. L H G1 菌株能够利用环烷烃代谢的中间产物环己酮和环戊酮.此外, L H G1 菌株还能降解液体石蜡、固体石蜡、萘和苯酚等链烃、芳香烃和酚类  相似文献   
617.
微生物研究在土壤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防止土壤退化,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估.传统的理化指标已难满足需要,寻找能够全面反映土壤质量动态变化和判别胁迫环境或人为干扰下土壤质量变化的灵敏指标,已成为土壤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对土壤环境变化和胁迫的反应十分灵敏.但由于土壤微生物种类繁多且难以培养,限制了其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近年来围绕土壤微生物总量、活性和组成的测定发展出了很多新的技术,如微生物生物量测定、土壤酶活件测定、土壤诱导呼吸强度测定、Biolog微量分析、纯培养、磷脂脂肪酸谱图分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极大地促进了微生物指标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本文就这3个方面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技术及其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行评述.表1参70.  相似文献   
618.
耐碱性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刚果红透明圈法,从造纸厂碱性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木聚糖酶生产菌株X24-14,经培养特性研究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认为该菌属于纤维菌属(Cellulosimicrobium).经发酵条件优化,该菌在麸皮60 g/L,蛋白胨10 g/L,K2HPO4 7.0 g/L, pH 8.5,接种量为5%, 37 ℃, 200 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108 h,可达到最大活力,为2 204 u/mL. 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 ℃;具有较宽的pH作用范围,在pH 4.2~9.4范围内能保持较高的酶活力,在pH 9.4条件下,仍具有80%的酶活力; pH稳定性较好,在4 ℃、pH 11.0的条件下处理24 h仍能保持75%的酶活力.图3表1参12  相似文献   
619.
620.
微生物絮凝剂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分离的方法,从旱地、水田和池塘的污泥中分选出12种产絮凝剂的菌株。其中随机标号为I2、F11和G菌株的絮凝效果比较好,进一步根据不同培养时间、碳源、氮源和助凝离子,对此3株菌进行了培养条件及絮凝条件的研究。又依据絮凝反应时凝聚团产生的快慢和大小,确定菌株I2、F11有最好的絮凝效果。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筛选产絮凝剂菌株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