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711篇
基础理论   125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为解决学生在安全管理方向中基础学科知识缺乏的问题,分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对《安全管理学》的支撑作用;研究国外安全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情况和国内外安全管理相关研究成果的来源单位;印证基础学科知识和安全管理知识的联系,并提出安全管理方向学生的培养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科生培养上采用选修课和辅修双学位的方式...  相似文献   
682.
营养盐对东海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现场培养实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05年6月在东海赤潮高发区通过现场培养实验探讨了NO3-N和PO4-P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期间,初始浓度NO3-N 11.98 μmol·L-1,PO4-P 0.16 μmol·L-1以上时,总细胞数可以达到赤潮数量.培养期间主要优势种为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NO3-N和PO4-P的初始浓度为23.82 μmol·L-1及 0.41 μmol·L-1以上时,东海原甲藻最大细胞数可以达到106·L-1,当NO3-N和PO4-P浓度分别增至50.34 μmol·L-1和2.32 μmol·L-1时,米氏凯伦藻和中肋骨条藻最大细胞数也可达到106·L-1.初步判定几种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需求不同,其中中肋骨条藻与米氏凯伦藻要求较高,东海原甲藻次之,双角多甲藻要求最低.  相似文献   
683.
光照对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赤潮藻种生长和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5月底至6月中旬在东海赤潮高发区通过现场培养实验探讨了光照对赤潮藻优势种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期间,SZM站的优势种为米氏凯伦藻、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RB12站的优势种为硅藻中的中肋骨条藻、角毛藻和拟菱形藻.米氏凯伦藻和东海原甲藻的最适生长光照为5.0 MJ/m2·d,中肋骨条藻和角毛藻的最适生长光照均为23 MJ/m2·d.浮游植物优势种发生了明显的演替现象.SZM站,各光照条件下优势种的演替规律相似,由实验初期的米氏凯伦藻演替为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共存,中肋骨条藻的相对含量随着光照增强而逐渐增大,培养末期东海原甲藻居绝对优势地位.RB12站,光照低于4.4 MJ/m2·d时,绿藻的竞争力较硅藻强,光照10.4 MJ/m2·d时,由角毛藻最终演替为拟菱形藻,光照继续增强,浮游植物在角毛藻、拟菱形藻和中肋骨条藻等硅藻之间演替.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光照是影响优势种生长和演替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84.
研究校企合作模式成功运作的案例,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与特大型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向订单式培养深化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85.
采用室内活体宿主植物盆栽法,以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olor)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ucus)为宿主植物,研究了3种宿主植物对8属22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寄主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共生关系,但不同宿主植物对丛枝菌根真菌富集培养产孢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应根据不同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高亲和性的宿主植物作为其孢子扩繁的良好载体植物。  相似文献   
686.
利用微藻对沼液进行二级处理是一类绿色经济的废水处理方式,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研究测定了鞘藻在处理沼液过程中藻的生长速度、DO和pH变化,并通过同位素示踪法分析了沼液中磷素的去除速率及其途径。结果表明:鞘藻在沼液中Chl-a浓度达到3.35 mg/L,是初始浓度的3.13倍,TP去除率为91.22%。TP去除机理分析表明:沼液中残留的微生物对TP的去除影响小;沼液处于好氧状态,很难形成气态PH3进入大气;碱性条件下,且存在Ca2+、Mg2+等阳离子的协同作用,约30%的TP通过磷酸盐沉淀去除,约60%的TP通过鞘藻同化去除。综合来看,TP浓度的降低主要是通过鞘藻的生长吸收和磷酸盐沉淀所致,要进一步提高TP的去除率,应降低DO值并保持适宜的N/P。  相似文献   
687.
对库姆塔格沙漠东缘可培养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学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菌株的抗辐射和抗氧化能力进行筛选,利用辐射或氧化胁迫后细菌的存活率进行二者耦联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pH值、TOC和TN是影响库姆塔格沙漠东缘中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分离出的105株细菌分别归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可培养细菌数量(9.96×105CFU/g)和物种丰富度(9个属共72株菌)方面放线菌门均为最优势的门;除拟杆菌门以外,归属于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可培养细菌中都筛选出了兼具抗辐射-抗氧化的菌株.通过抗辐射抗氧化性能研究表明可培养细菌的抗辐射能力与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UV-C辐照强度的D10(致死率为10%)剂量高于100J/m2的菌株占可培养细菌总数的21.3%,过氧化氢耐受浓度的D10剂量高于10mmol/L的菌株占70.2%,其中放线菌门的3株细菌K4-10、K5-3和K2-40兼具有很强的抗辐射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88.
围绕微藻的胁迫培养,介绍了不同胁迫手段影响下产油微藻的生长及产油特点,对比了不同胁迫手段下微藻产油效果及各手段优劣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各因素胁迫在微藻油脂合成代谢中的作用机理,并给出了各胁迫手段在实际生产中的选用建议.以期通过该综述,对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中相关胁迫策略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89.
作者在自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接种经过预处理的种子污泥,研究了反应器启动、颗粒污泥形成及特性。结果发现:反应器快速启动的同时,成功培养出优质颗粒污泥;在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COD去除率达90%以上,最大产气效率为0.48 m3/(kg·d)。  相似文献   
690.
Most of the hazardous pollutants are phenolic in nature and persists in the environment. The ability of laccases to oxidize phenolic compounds and reduce molecular oxygen to water has led to intensive studies of these enzymes. Therefore the fungal strains with high laccase activity and substrate affinity that can tolerate harsh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have a potential for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Salt tolerant laccase secreting fungi can be utilized in treatment of saline and phenolic rich industrial effluents such as coir effluent and textile effluent that needed to be diluted several fold before microbial treatment.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describing the iso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a salt tolerant strain of Trichoderma sp. potential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fungus was identified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s subsequently confirmed with molecular techniques and deposited at National Fungal Culture Collections of India (NFCCI) under the Accession No. Trichoderma viride NFCCI 2745. In contrast to other laccase secreting fungi, light conditions did not exert much influence on laccase production of this strain and salinity enhanced its laccase secretion. The fungus effectively removed the phenolic content of the textile effluent, coir-ret liquor and wood processing effluent within 96 hr of incubation. The tolerance of the fungus to high salinity and phenolic compounds makes this strain ideal for treating saline and phenolic rich industrial efflu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