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SBM-Malmquist模型测算的2003—2020年我国280个地级市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将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渐进DID模型实证检验了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政策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采用DEA-BCC模型进行拓展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显著抑制了地级市旅游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2)政策效应会因城市所处地理区位、行政等级、旅游经济规模报酬状态的不同而呈现异质性。(3)进一步分析表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迫使旅游业负外部性内部化,并存在“挤出效应”,阻碍旅游业要素结构升级。该政策虽然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技术水平提升,但是带来的收益未能弥补其机会成本,使总体影响效应仍为负。  相似文献   
22.
乌江流域石灰土中铀等元素形态与铀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西南乌江流域石灰土为例,运用逐级提取(Sequential Extraction,SEE)技术,并结合化学成分和相关参数数据,研究了石灰土中铀(U)等元素的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石灰土中U的活动性及释放潜力,旨在增进对U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了解,同时也为流域U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石灰土中Mn主要存在于锰(氢)氧化物中,Ca主要存在于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中,P主要存在于硅酸盐矿物和有机质中,U主要赋存于硅酸盐等残留部分中,其次赋存于有机质结合部分和碳酸盐矿物中;②石灰土剖面中活动态U所占的比例为10%~30%,平均17%,说明石灰土中的部分U在酸性和氧化-还原界面等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迁移活性,即在上述条件下,石灰土中的部分U可释放进入周围水体或植物中;③石灰土中U的潜在释放量为036~150 g/t,平均U潜在释放量为076 g/t,因此,在酸雨和侵蚀等作用下,石灰土U释放可显著提高乌江河水U通量。  相似文献   
23.
正你也许认为散步是如此简单的运动,身体不会有太多变化。然而,据美国《预防》杂志网站报道,当你开始迈开腿,散步一小时的时间内,身体便会发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变化。第1~5分钟。首先迈出的几步会引发细胞释放出生成能量的化学物质,从而为散步提供能量。此时,心率达到每分钟70~100次,血流量增加,肌肉得到预热。关节的僵硬度开始减弱,并释放出润滑液让你更容易移动身体。在这5分钟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对盐津5.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前兆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为地震预测预报积累经验,提供地震预报依据.分析研究盐津地震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强度等方面的规律,从理论上认识地震前的地震前兆变化、形态表现等明显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大巴山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石煤的原岩,风化岩,原生土壤的硒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分析,及对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层和石煤中硒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岩石和石煤中的硒在地层环境下有较大的活动性,不同类型岩石中硒淋失率和硒的淋失量不同,富硒而淋失率低但淋失量高的下寒武统鲁家坪组和早志留世大贵坪组的炭质板岩和石煤的分布区土壤(主要为当地岩石的风化残积物)的含硒量可达10mg/kg,甚至更高,是大巴山的富硒带和硒中毒带,含硒低而且淋失率高的志留系砂岩和粉砂岩以及寒武系统砾屑灰岩分布区是大巴山区的低硒带。  相似文献   
29.
郯庐断裂带地震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0.
逐级提取试验研究岩石中氟的化学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逐级化学提取方法对岩石中氟元素的化学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岩石中氟的化学活动性具有很大的差异,碳酸盐岩中氟均具有很强的化学活动性,其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一般高于75%;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氟的化学活动性与岩石变质程度有关,变质程度较高的黑色碳质板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一般小于黑色页岩、黑色硅质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磷块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较高,而千枚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一般较低;辉绿岩中氟的可淋失比例与原岩中氟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时代的石煤中氟的化学活动性具有较大差异.下志留统石煤中氟的可淋失比例(平均为47.39%)一般高于下寒武统石煤中氟的可淋失比例(平均为29.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