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63篇 |
免费 | 311篇 |
国内免费 | 43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83篇 |
废物处理 | 40篇 |
环保管理 | 235篇 |
综合类 | 1930篇 |
基础理论 | 396篇 |
污染及防治 | 140篇 |
评价与监测 | 38篇 |
社会与环境 | 74篇 |
灾害及防治 | 19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48篇 |
2021年 | 173篇 |
2020年 | 96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90篇 |
2016年 | 74篇 |
2015年 | 148篇 |
2014年 | 405篇 |
2013年 | 178篇 |
2012年 | 271篇 |
2011年 | 287篇 |
2010年 | 281篇 |
2009年 | 287篇 |
2008年 | 483篇 |
2007年 | 355篇 |
2006年 | 368篇 |
2005年 | 270篇 |
2004年 | 254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160篇 |
2001年 | 130篇 |
2000年 | 90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68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89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59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232.
为探究融冰过程中微塑料赋存对岱海典型污染因子释放规律的影响,采用室内模拟的方式,通过设置不同冻结条件(冰体厚度、初始温度及方式、初始浓度)探究各典型污染因子在融冰过程中的释放规律,并采用融出比例(E)表征污染因子融冰过程中的释放能力.结果表明,微塑料的赋存与初始条件的改变会影响污染因子的分布规律,从而对污染因子在融冰过程中的初期释放量造成一定影响,但并不能改变污染因子初期大量释放,随后少量均匀释放的释放规律;而相同初始条件下微塑料赋存使污染因子在融冰初期的释放量增加,使融出比例E下降2.59%~5.02%,这表明微塑料在冻融过程中不仅会将部分污染因子携带到冰体中,还对融冰过程中污染因子的释放起到一定的滞后作用;此外融冰过程中微塑料对于污染因子释放规律的影响可以从冰体微观结构与冰体融化机理两方面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233.
综合分析了现代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中的C、O同位素特征,以及有关古生代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构造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分析结果证明:只有那些无发光性特点、无胶结和溶蚀构造特点、有较好纤维构造特点、含高Sr、Na和低Mn、Fe(Mg)的第二层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的δ18O值不受成岩作用影响;而原始层和壳体中的特殊部位如铰合轴、腕骨、茎孔、交互面、肌痕等在沉积、成岩过程中与海水处于非同位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34.
一、安全网的防护作用安全网是用来防止高处作业人员或物体坠落,避免或减轻坠落伤亡或落物伤人,是对高处作业人员和作业面的整体防护用品。主要用在高层建筑、造船、修船、桥梁建造、水上装卸、大型设备安装及其它高空高架作业场所。安全网分为平网和立网,立网的安置垂直于水平面,用来围住作业面挡住人或物坠落,平网的安置平面或平行于水平面或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用来接住坠落的人或物。二、安全网的分类、代号和组成(一)分类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安全网可以划分为三类:安全平网、安全立网和密目式安全立网。安全平网和安全立网的网眼一般… 相似文献
235.
影响地震波强度的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2大类,一是爆源特性,二是介质条件。不同的爆源条件对地震波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从炸药性能、装药位置、装药状态、起爆方式4个方面探讨了各自对地震波幅值的影响,以期在总结规律性的基础上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236.
多因素作用下同庭湖洪水调蓄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测资料分析比较了出口水位31.0m时,洞庭湖调蓄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调蓄量的各种因素。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调蓄量经验公式,并用该公式计算分析了各因素对调蓄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公式能够较全面地反映调蓄量变化的原因,且能够近似区分淤积和围垦对调蓄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7.
生物活性炭技术是将吸附和生物分解结合起来的水处理新技术。本文简述了生物活性炭的净水原理和形成方式,以及生物活性炭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8.
以碳酸镁为吸附剂,在镉离子初始浓度为0~6 mmol/L,初始pH值为4和7的条件下,研究了碳酸镁与镉离子的吸附与沉淀作用。结果表明,由于碳酸镁的溶解及与体系中氢离子的中和,碳酸镁—镉体系的最终pH值为10.4左右;体系的平衡pH值随着镉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体系中镉的平衡浓度随着初始镉离子浓度的增加缓慢上升;碳酸镁对镉的吸附等温线为折线型,不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模型,符合伪二阶吸附动力学模型。结合碳酸镁吸附镉前后固相表征的结果,说明碳酸镁与镉离子的作用机制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从离子交换发展为离子交换和表面配位反应并存,最后表现为表面沉淀。 相似文献
239.
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砂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冻融循环后尾矿物理力学特性的变化特征,使用高低温试验箱和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力仪对处于不同初始条件下的尾矿砂进行不排水不固结试验,揭示了尾矿砂的抗剪强度参数、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变形模量与冻融循环次数、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含水率条件下,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尾矿砂黏聚力先减小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先增大后减小,围压100 k Pa和200 k Pa时变形模量逐渐减小,围压300 k Pa时变形模量呈现先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相同冻融循环次数条件下,随尾矿砂含水率增加,其黏聚力先增加后减小、内摩擦角不断减小;不同围压条件下变形模量在总体上均呈现出不断减小的变化趋势,围压200 k Pa时变形模量总的衰减量最大,100k Pa次之,300 k Pa最小。 相似文献
240.
以重金属铜离子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包含黏土防护层、壤土运移层、竹炭(碳粉)净化层组成的复杂室内大土柱(直径Φ=280 mm)模型。在重金属铜离子运移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铜离子在具有复杂分层结构土柱模型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黏土对铜离子的吸附阻滞作用显著高于壤土,阻滞效率在91%左右。经黏土阻滞后,碳粉净化层与壤土层自净效率约占7.5%,显著降低了模型出口铜离子残余量(可降至总量的0.45%)。对设计研究模型,试验结果充分体现出黏土吸附阻滞作用为主、碳粉净化作用为辅的显著特性。因此,如将此理念推广至地下水环境保护实践,则可简称之为"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