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6篇 |
废物处理 | 1篇 |
环保管理 | 29篇 |
综合类 | 63篇 |
基础理论 | 10篇 |
污染及防治 | 3篇 |
评价与监测 | 8篇 |
社会与环境 | 7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日,福建政和警方联合建瓯警方成功破获一起专门盗窃大货车上柴油的系列案件。自去年11月份以来,政和警方接到多起停放在路边的大货车油箱内柴油被盗的报警。通过调查,民警发现政和县发生的盗窃柴油案件与建瓯、延 相似文献
12.
13.
夜间旅游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以旅游形象结构为理论基础,以广州夜间旅游为例,利用805份游客调查问卷,采用质性与量化研究方法探讨城市夜间旅游形象结构。结果表明:水上夜游、灯光节庆活动、景观塔夜游、休闲街区夜游和夜市美食游成为游客最喜爱和最常游的广州夜间旅游产品。城市夜间旅游形象结构由“认知形象—氛围形象—情感形象—意动形象”组成,其中:认知形象包括视觉形象、物质经济形象、自然环境形象、人文环境形象、物理空间形象和整体感官形象6个维度,以整体感官形象和物质经济形象最为突出;氛围形象和情感形象以正面为主,表明游客认为广州夜间旅游具有良好的氛围及情感。最后,从完善城市夜游政策体系、优化夜游发展宏观环境、构建夜游多核空间格局等方面提出优化城市夜间旅游形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夜间旅游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收集马蜂窝旅游网上2016—2020年的重庆中心城区地理标记照片,运用DBSCAN算法、时间统计分析和追踪分析探究重庆中心城区夜间游客的时空行为及轨迹特征。结果表明:①重庆中心城区夜间游客数量与国内外游客总量时间变化特征存在差异,气候条件和节假日是影响重庆中心城区夜间游客数量的重要因素。②重庆中心城区夜间游客规模逐年递增,游客量方面,春季>秋季>冬季>夏季,夜间旅游旺季为4月、5月、10月,热门时间段为18—20时,20时达到峰值。③重庆中心城区夜间旅游AOI形成“一核多点”的空间格局,倾向高级别景区(点)、城市商业街区、重要交通节点、山脊线、水岸线和重要文化空间。④重庆中心城区夜间游客行为轨迹以单节点轨迹为主,部分为区域内轨迹和区域间轨迹,单节点轨迹倾向知名度高的夜间旅游节点,区域内轨迹呈现核心边缘扩散特征,区域间路径轨迹以“A→B”式为主。 相似文献
15.
16.
上篇向大家介绍到在夜间通过城镇路段上的观察,本篇主要讲述汽车在公路上通过非城镇路段,对静动态障碍物的观察及超车会车等的夜间驾驶的要领。在非城镇上路段上基本没有路灯,对路面的动态障碍物的观察,仅靠本车的大灯照明进行观察,而且 相似文献
17.
栏目上期介绍了在雨天驾驶汽车出车前的准备工作和行车中对速度的控制,本期继续介绍雨天行车应注意的问题和安全行车要领。一、雨天时夜间行车应注意的安全要领夜间由于光照度差、行车视野窄、 相似文献
18.
王三益,一个64岁的老人,长年守护在菜子湖畔,他倾尽积蓄与违法偷猎者斗智使他们对菜子湖不敢越雷池半步,为候鸟们营造了一个乐不思蜀的天堂。安徽省沿江湿地美丽的菜子湖畔是鸟儿的天堂,这里有一个64岁的老人,他倾尽积蓄与违法偷猎者斗智使他们对这个鸟儿天堂不敢越雷池半步,同时还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社区+协会湿地协会组织,并广建QQ群与微 相似文献
19.
20.
哈长城市群县域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的实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012-2016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测算哈长城市群共计68个县级单元碳排放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计量模型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县级尺度城市碳排放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和动态空间溢出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碳排放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空间Moran''s I指数表明研究区城市碳排放存在高度的空间自相关,碳排放的高值集聚性呈降低的趋势.②位序规模法则表明,研究区全部城市的碳排放属于次位型分布,高位次城市的碳排放表现突出;在前十位城市的碳排放规模先减少再增加,由分散向集中演变.③多种空间面板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因素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固定投资和外商投资因素仅在时间固定模型中起到正向影响作用;技术进步以及路网密度因素则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④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位于低水平区域与高水平区域的城市在转移过程中保持稳定;位于中低水平区域的城市与高碳排放的城市相邻会降低转移概率,反之则会提升转移概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