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323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借鉴国内外城市与区域空间开发与管制的研究理论,以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为基础,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市域空间管制分区技术体系,以空间小尺度500米的地理网格为评价单元,根据其自然生态约束及经济开发需求与支撑能力的综合空间分析,确定评价单元的..v--,_Ik和城市开发适宜程度,将铜陵市市域空间分为适宜建设区、较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与禁止建设区,并就各管制区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形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512.
山西省沁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入河水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管理的需求,在水生态功能区和水环境控制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入河水质核算方法.具体步骤包括:①根据地貌类型、降水蒸发量、植被和土壤类型等指标,进行水生态功能区划分;②在水生态功能分区基础上,结合水文单元和行政区边界,划定水环境控制单元;③对控制单元内的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并调查核算各类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入河量,然后基于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入河量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结果表明,沁河流域可划分为2个一级水生态功能区和7个二级水生态功能区,并划分为15个水环境控制单元.以控制单元内沁河上游水质改善区为例,区域内农村生活污水COD排放限值为134.05 mg·L~(-1),且此标准下河流不满足接纳农村污水进行NH_3-N消减的条件.在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分区分级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513.
在分析黄河流域1980-2015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基础上,基于水资源二级分区,采用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Ci)、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D)、林草植被变化指数(R)三个指标分析8个子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和程度;然后针对1980-199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15年四个时期,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研究各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与程度。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与水域面积变化最为显著。8个分区的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比例均在20%左右,相互之间差异不大。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方面,沙漠及未利用地、水域和城市及工矿用地变化速度明显,其余三种土地利用类型由于面积基数较大,变化速度相对较小,但是变化面积很大。从各时期看,2010-2015年变化速度最大,并且大致呈现随时间推移变化速度逐渐增大的特征。在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方面,8个分区基本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上游龙羊峡以上增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14.
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分区管治不同于以往的环境污染防治,是新时期应对国土空间新规划体系的一种新型环境管理手段,其重点是根据不同用途的国土空间划分生态环境分区,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突出生态价值和综合效益,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差异化的综合施治方案,战略性引导环境的良性发展。本文以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分区管治制度的建立为目标,阐述其实际意义、基本原则、重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初步研究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15.
中国现行的监测与管理模式多将流域管理机构按照地方部门条块分割,特别是从行政上将一个完整的流域人为分开,从而造成责权交叉多,难以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为了提高每一个生态区域及系统特点得到相应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水生态资源,进而可持续地发展经济和规划生态资源.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要求、国省控水质手动、自动监测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和经验,开展了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监测与评价研究,编制了《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指南.构建重点流域内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形成以水污染防治和水质改善为目标、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为中国其它流域水环境评价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516.
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掌握了上海市三种主要屋面材料的径流水质数据,针对景观和市政杂用的水质要求,本文分析了雨水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处理要求.采用孔径为0.08μm的浸没式平板膜对屋面雨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出水浊度<0.5NTU,色度<25度,CODcr<20mg/L,总磷<0.05mg/L,出水水质均达到相应的水质标准.在平板膜装置间歇运行的7个月里,膜通量由初始的113.6L/m2·h降至50.2L/m2·h,之后基本稳定,膜压差从0.02MPa缓慢增长至0.05MPa,之后运行基本稳定.通过海绵球擦洗,膜通量可以恢复到初始值的85%.  相似文献   
517.
近50年来,中国东北地区干旱化趋势明显,越来越频繁的干旱事件对该区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1961-2016年中国地面降水和气温月值0.5°×0.5°格点数据,利用空间系统聚类方法对中国东北进行气候分区,通过标准化降水指数探讨了中国东北各亚区气象干旱的时间演变规律,并结合小波功率谱和小波全谱分析了各亚区干旱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可将东北地区分为8个气候亚区,即西辽河平原半干旱农牧区、吉辽东部山地湿润农林区、呼伦贝尔高原半干旱牧业区、东北中部半湿润—半干旱农牧区、黑吉东部山地湿润农林区、大兴安岭北部湿润林业区、呼伦贝尔—黑河湿润—半湿润农林区、三江平原湿润农业区;(2)不同亚区的干旱事件时间演变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大致都经历了3个干旱时期:1960s后期、1970s中后期至1980s前期、1990s后期至2000s;2000-2010年间东北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最大,尤其是中、西部;(3)不同亚区干旱变化主要存在11年和3~8年的显著周期,第一主周期差异明显。研究结果对于弄清楚中国东北各亚区特有的气候变化驱动因素、制定气候均质区域干旱监测计划和水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18.
本文提出了适合于农村环境质量区划的分区方法,即首先以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农村环境质量问题,然后以多种聚类分析法取得一个初始分区系统,最后用判别分析法判别该初始分区系统中各区域单元的类型归属是否正确,对一些类型归属不恰当的作适当调整,最终得到农村环境质量分区系统。文章最后讨论了类型划分问题。  相似文献   
519.
兖州矿区焦化厂是兖矿集团公司与邹城市政府联营兴建的以炼焦制气为主的福利型企业,厂区占地22.3hm~2,可绿化面积6hm~2,焦化厂自投产以来,坚持生产与环保并重不断加大绿化投入,到目前,已在厂区、生活区栽种各类树木13200多株,种植草皮5580m~2,建成绿化林带5片,园林景点2个,全厂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85%,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花园式工厂。  相似文献   
520.
陕西省自然灾害分区与环境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托遥感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结合陕西省96个站点近45年的气象和地质资料,选择干旱、雨涝、沙漠化、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冰雹等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陕西省划分为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和少灾害区等4个灾害等级区域,分析了其区域差异特征。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灾势分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