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2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9篇
基础理论   1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独头巷道掘进中钻孔通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2.
巷道贯通在煤矿掘进工作面是必须经历的工作。除了贯通过程中应注意:放炮、顶板、透水、预透巷道排瓦斯等安全工作外,特别有一个在贯通过程中的瓦斯管理和贯通过程中的通风系统调整问题。几个易出事故的环节放炮1985年,新建煤矿一采区片盘绕道贯通时,安排警戒人员去放警戒。瓦检员王学艳看已经联炮线了,又到绕道处看警戒情况,看到设警戒的工人正在把由探眼透出的火药往回装,急喊要放炮了快跑。跑出不到30米炮响了。从此后,我们规定设警戒必须去两人,一人警戒、一人返回后通知可以放炮才允许放炮。新立煤矿二井有一掘进队长刘某,自己去  相似文献   
73.
一、引言 小华煤矿南区块段含煤地层为童子岩组第一段第四带(P1t1~4)地层,赋存有33#、34#等煤层,33#煤层顶底均为砂质泥岩,34#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细粉砂岩,底板为泥岩.该块段受F1断裂及次生断裂影响,巷道围岩极为松散、破碎.块段内岩层富水性较强,当巷道或采煤工作面开采时,生产巷道或采煤工作面淋水普遍很大,恶化了采掘施工条件,使顶板管理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74.
■科学研究总统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衣宪■“康红普有一件令我难忘的事情。有一年在辽宁,他们在一个煤矿做完了一个项目,矿上反映不错。附近的另一个煤矿知道了,也照猫画虎学着做,结果出事死了3名工人。康红普听说后,立即跑到这个矿上,观察地形、地貌、研究对策,帮助这个矿重新搞巷道支护,结果再没出事。我佩服这个年轻人,整天就是办公室—矿上—办公室,有时为了一个课题,他经常24小时连轴转,做学问应该有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75.
锚杆支护控制底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煤巷底臌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锚杆支护系统设计方法 ,提出了利用锚杆支护控制煤巷底臌的理论和一套科学有效的技术措施。试验表明 ,该项技术工艺简单 ,先进合理且安全可靠性高 ,是控制煤巷底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6.
煤矿开采进入深部开采阶段后,普遍呈现出围岩变形量大、支护构件失效的技术难题。为研究针对性的控制对策,以矿典型高地应力软弱破碎巷道为研究背景,在现场矿压监测、地质雷达探测以及地应力实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此类巷道的变形规律。同时基于现场监测及分析成果,提出了以高预应力锚杆、注浆锚杆(索)和“U”型钢架为核心的分步刚柔耦合支护关键技术,并阐明了其具体支护机制。为进一步检验新支护方案的支护效果,在新掘的胶带大巷进行了现场实验,相比原支护围岩松动破坏范围减小了近 50%,顶板下沉量、两帮移近量以及底鼓量仅 163、135 和 107 mm,52 d 内基本实现了巷道变形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77.
为了澄清1 330 m中段巷道发生冒顶、片帮及底鼓的原因,并预测深部各中段巷道的地压显现规律及治理对策,应用FLAC3D模拟实际开挖和开采过程,并分析巷道围岩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巷道地压显现是拉应力长期作用而发生疲劳拉坏的结果;南侧矿体无断层与巷道贯通,且离1 330 m中段巷道较远,其开采对巷道稳定性影响微弱;北侧矿体有正断层与巷道贯通,离巷道水平距离只有10 m,其开采是引起巷道围岩拉应力增大的主要原因,贯通断层是引起巷道围岩拉应力增大的次要原因;深部巷道应布置在矿体下盘分界线以外不小于15 m处;鞍部矿体采空,有利于1 330 m中段巷道卸压,对1 280 m中段巷道卸压效果微弱;确保断层附近顶柱的完整性,有利于降低巷道围岩的拉应力;对拉伸疲劳破坏的巷道,采用无预应力锚杆支护几乎不起作用。该结论与开挖、开采实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8.
针对深井巷道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安全监测中节点能量消耗不均匀导致网络生命周期较短的问题,在分析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算法(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禁忌搜索算法(Tabu Search Algorithm,TS)的基础上,提出遗传禁忌搜索的能量均衡深井安全监测WSN分簇路由算法(GTSR-EB),以分簇方式来减少数据发送量与寻优开销,利用优化GA算法和TS算法进行多路径搜索以选出一条能耗均衡、路径传输距离最短的最优路径。仿真实验表明:GTSR-EB算法网络存活周期为LEACH算法的2.17倍、GA算法的1.18倍,GTSR-EB网络能量利用率更高、生存周期更长。  相似文献   
79.
广西百色矿务局敢为人先,于2004年11月20日率先在广西乃至中南五省区煤炭行业第一个引进多台综合机械化掘进机组投入东怀煤矿掘进巷道。东怀煤矿使用综掘机组两年多来,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神奇东怀第一,打破了中软岩岩层不宜使用综掘设备掘进巷道的偏见。快速、大断面的巷道掘进,为东怀煤矿上马综合机械化采煤、为综采工作面正常接替、为矿井优良的通风环境、为矿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为广西同类型地质条件的矿山、公路、巷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0.
掘进巷道瓦斯分布数值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局部通风流场特点确定适合矿井局部通风掘进巷道工作面瓦斯与风流质量交换的数学模型,在近壁面使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解决近壁面的流动,在湍流充分发展区,使用RNG 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讨论考虑巷道支护的情况下壁面粗糙度的影响,确定矿井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模型网格划分的方法、掘进头瓦斯涌出的边界条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掘进工作面的风流与瓦斯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不同瓦斯涌出量情况下掘进巷道工作面风流分布和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瓦斯涌出量和风速对流场分布有影响,随着瓦斯涌出量的增大和风速的降低,瓦斯对流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