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7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17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新疆的绿洲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荒漠区绿洲是人类繁衍生息场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综合作用的载体。把绿洲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综合体,必须不断探索、总结干旱区新疆绿洲经济、生态环境的优化结构与机制,保护、改善绿洲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2.
黄朝迎 《灾害学》1995,10(2):80-84
1994年,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反常气候,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本文就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高温酷热等四种主要气象异常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3.
通过对干旱山区阳山村脱贫致富的调查分析,揭示干旱山区必须依靠科技,走农,林、牧、副结合的生态农业之路,才可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4.
陕西农业综合发展中的干旱基本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干旱给陕西农业发展带来的威胁和损失,总结了干旱的基本规律和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5.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土地合理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热量丰富、降水偏少,农事旱象较著,但拥有众多宜农、宜林土地资源,尤宜生长亚热带与温带经济林果。目前,不合理耕樵坡地,已有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趋退化,河谷生态不稳定,经济生态效益不良。发展灌溉,提高集约耕种水平和逐步退耕陡坡地,扩大经济林果用地及保护与改造谷地现状植被等是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与保护干旱河谷以至整个横断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与战略治理方针。  相似文献   
136.
灌溉是获取作物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灌溉减损经济效益与农民收入和生产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提出了从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参数入手,根据灌溉投入和灌溉减损量来分析灌溉减损效益、减灾效益和生产经济效益;以华北冬麦区单点试验和调查结果为例,讨论了该方法在冬小麦减灾评估应用中的普适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7.
吉林省城市干旱缺水风险评价体系与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吉林省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从造成城市干旱缺水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脆弱性和防旱抗旱能力四个方面着手,利用自然灾害指数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干旱缺水风险评价模型,引用城市干旱缺水风险指数(UDRI),对城市干旱缺水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借助GIS技术绘制了吉林省城市干旱缺水风险分布图,以期为实现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8.
桂中旱片的成因机制及旱片综合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中地区降水不少,但由于自然及人为等因素,旱情严重,成为广西著名的旱片之一。对其成因机制的探讨是桂中环境治理和区域开发的科学基础。在概述地质地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桂中旱区的干旱时空分析,重点揭示了桂中旱片的成因机制;然后,根据干旱类型、旱灾脆弱度及从便于地下水利用出发,进行了桂中旱片的综合区划;最后,遵循生态环境治理、综合抗旱与脱贫致富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治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9.
受热红外传感器无法探测云下地表信息的影响,热红外遥感数据失去了对多云地区旱情监测的能力。采用RSDAST(Remotely Sensed Daily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模型实现了FY3C/VIRR(Visible and Infrared Radiometer)云像元LST值的重建,结合重建后LSTNDVI数据采用TVDI指数对2018年重庆市干旱进行监测分析,并通过对比土壤墒情数据与OTVDI(Original TVDI)和RTVDI(Reconstructed TVDI)间的相关性来评估RTVDI在多云条件下旱情监测的能力。评估结果表明:基于RSDAST模型扩大了多云地区遥感干旱监测的空间范围和时间连续性,提升了区域旱情监测的精度(长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上RTVDI与土壤墒情数据间的R值均高于OTVDI),极大地提高热红外遥感数据在多云条件下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0.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特征、形成机理和预测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0,他引:49  
简要地介绍了我国气候灾害的种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从东亚气候系统海一陆- 气相互作用的观点,结合1998年夏季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特大洪涝发生的具体实例分析了我国气候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还回顾了目前我国气候预测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关于气候灾害预测研究中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