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1篇
  免费   307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安全科学   964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305篇
综合类   1608篇
基础理论   195篇
污染及防治   64篇
评价与监测   116篇
社会与环境   164篇
灾害及防治   43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221.
无论多大的事故隐患,它都存在于生产岗位,存在于一线,而一线工作的承担者是班组,把隐患评估放到班组,既可丰富班组安全活动内容,提高一线人员的素质又可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  相似文献   
222.
提出建立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和完整性的性能化建筑防火设计体系应包括性能化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性能化建筑防火设计导则、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方法和理论、基础数据库和性能化建筑防火设计的监管制度五方面,并针对目前国内性能化防火设计实践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基础先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急能力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危险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能力进行安全评估,可以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工作,提高事故应急能力的总体水平。作为综合性的安全评估方法,层次分析法在安全研究的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应用。通过介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能力及其评估要求,分析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的现状,提出了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建立的总体思路。论述了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集的建立方法和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评估模型构建方案,初步建立起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24.
地震灾害综合应急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汶川大地震在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悲痛和损失的同时,也检验了我国政府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此次抗震救灾凸显出我国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存在的一些不足。建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政府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以评促建。地震灾害由于其不同于其它突发事件的特性,其应急管理也有其特定的内容。现以地震灾害特征为标准,选取13个省市为样本,套用已有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和评估我国地震灾害应急能力。研究认为,我国应加强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同时认为已有评估指标体系能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25.
Huangpu River is about 114.5 km from upriver Dianfeng to downriver Wusong,near the estuary of the Yangtze River.It plays a key role in supplying water for production,life,shipment and irrigation.With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pollution of the Huangpu River has become serious recently.The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total nitrogen (TN),total phosphorus (TP),oil,phenol and suspended solids (SS) were lower in the upstream sites than in the downstream sites,indicating pollutants being input along its course. Water quality was the worst in the Yangpu site,near the center of Shanghai City.Dissolved oxygen (DO) content was less than 2 mg/L in the site of Yangpu in July.Among relations between thirteen characteristics,relations between BOD,DO,TN,TP,NH_4~ -N, NO_3~--N and the count of total bacteria or Escherichia coli were significant and interdependent.Inne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Huangpu River were studied.High nutrient concentration led to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including E.coli.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s and respiration of bacteria made oxygen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in the water body,and DO was a key factor for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process of nitrogen.In the Yangpu site,DO was decreased to less than 3.0 mg/L with BOD higher than 7.5 mg/L in May and July.Low DO concentration will decrease nitrification rate.Nitrification need at higher DO value than other organic substrate oxidation.Consequently,river water contains low NO_3~--N values with high amounts of TN and NH_4~ -N there.This will block the self-purification of surface water,by decreasing the rate of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n the water body.  相似文献   
226.
针对某地下大型商业建筑消防设计在防火分隔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几种常用防火分隔方法的适用性,初步设计几种防火分隔替代方案.采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思想,分析替代方案所应达到的安全目标,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评估这些方案的分隔效果,给出火灾时防火卷帘迎火面和背火面的温度发展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防火分隔方案3能够达到防火墙的分隔效果,满足该建筑的消防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227.
自然资源生态学是一个研究较少涉及却又亟待建设的学科,本文通过研究森林资源生态学的理论体系,试图为自然资源生态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提供范例。作者认为,森林资源生态学是研究森林资源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理论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部分,即森林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调查与评估、森林资源的国际和地区分布、森林资源的生态作用和影响因素、森林资源的微观经营和宏观调控等。在对上述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现今森林资源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包括森林资源的价值评估、森林资源的空间流动、森林资源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林业政策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28.
江汉平原农地资源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价值的货币化计量为缓解我国农地流失形势。修订和完善农地分等定级成果、征地补偿制度,制定和实施农地生态管护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收益还原法及CVM对江汉平原不同类型农地资源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江汉平原包括耕地,圈地、林地及水域用地在内的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现值达1246.82亿元,是农地资源价值构成中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耕地资源整体价值达4563.28亿元,无法通过市场交易体现的非市场价值有545.30亿元.占耕地价值构成的11.95%;园地及水域用地的价值分别为623.09亿元和3210.06亿元,非市场价值所占比例份额分别为32.21%和8,57%;林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225.64亿元,折合非市场价值约85704元/hm^2。  相似文献   
229.
科学研究和评估工作推动了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并加大了各国行动力度。更多的科学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和深化,区域甚至次国家级层面的问题受到高度关注;2℃温控目标的实现已然成为共识,政策协调与集成及相关政策在不同领域的协同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在四个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和采取行动:1加强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工作,围绕与实现温升控制1.5℃、土地利用、海洋以及城市相关问题开展专题研究。2加强国内绿色低碳转型和国际谈判的战略研究。3构建气候服务体系,以灾害风险管理为抓手,提升气候变化适应水平。4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变革,加快推进国内能源革命和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230.
科学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可以更为合理地规划利用地球水资源。针对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减少问题,分别采用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检验,对1960~2012年间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与同时期汉江上游20个地面观测站的降水、气温的年际和年内演化趋势进行了比较,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入库径流减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利用气候弹性模型分别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度。结果表明:近年来丹江口入库径流的减少主要受春季和秋季径流减少的影响,在春季径流的减少总量中,气候变化的贡献度为67%,人类活动为33%;秋季径流的减少总量中,气候变化的贡献度为88%,人类活动为12%。气候变化是导致丹江口入库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