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34篇 |
免费 | 2168篇 |
国内免费 | 7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676篇 |
废物处理 | 79篇 |
环保管理 | 710篇 |
综合类 | 5715篇 |
基础理论 | 713篇 |
污染及防治 | 584篇 |
评价与监测 | 310篇 |
社会与环境 | 1027篇 |
灾害及防治 | 7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11篇 |
2024年 | 585篇 |
2023年 | 724篇 |
2022年 | 797篇 |
2021年 | 722篇 |
2020年 | 645篇 |
2019年 | 551篇 |
2018年 | 457篇 |
2017年 | 519篇 |
2016年 | 473篇 |
2015年 | 485篇 |
2014年 | 701篇 |
2013年 | 398篇 |
2012年 | 568篇 |
2011年 | 520篇 |
2010年 | 498篇 |
2009年 | 504篇 |
2008年 | 457篇 |
2007年 | 377篇 |
2006年 | 389篇 |
2005年 | 275篇 |
2004年 | 197篇 |
2003年 | 194篇 |
2002年 | 181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29篇 |
1999年 | 115篇 |
1998年 | 115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83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可拓法评估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量化煤矿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并为防治瓦斯爆炸提供量化指标,借鉴可拓学原理,对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进行预评估。首先,详细阐述可拓学评估原理;接着,为了验证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可拓评估的可行性,结合某一煤矿实例,比选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评价指标,并确定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分类标准,构建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评估的经典域、节域和物元;然后,为了避免确定指标权重的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出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指标权重;最后,计算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的关联函数值和关联度,确定瓦斯爆炸易发性的等级及其变量特征值。经计算,煤矿爆炸易发性的可拓评估结果为"很小"等级。同时,为了验证可拓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将其与模糊评估进行比较,两者所得评估结果相一致。从而表明:将可拓学应用于煤矿瓦斯爆炸易发性评估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2.
我国东南沿海是世界上台风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财富最集中的地区,台风引起的灾害损失巨大.数值模拟方法是目前进行台风危险性分析和估算极值风速普遍采用的方法,已有较多风场模型应用于台风区的极值风速估算,Shapiro风场模型是其中之一.首先介绍了Shapiro台风风场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描述该风场模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利用两个实测台风的风速记录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对该风场模型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应用做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33.
234.
洪涝灾害评价的威布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将威布尔分布用于淮河流域水灾成灾面积研究,揭示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成灾面积形成的 内在规律,进而利用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4省的各自灾度对淮河流域的灾害风险建立了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表明,本方法切实可行,特别适用于大样本计算. 相似文献
235.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影剧院人员疏散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大型公共场所临灾情况下人员疏散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实际意义.分析以往影剧院火灾事故可以发现,不正确的疏散逃生行为所引起的通道堵塞,是导致人员大量伤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应用STELLA系统软件,建立了基于粗网络模型的人员疏散模型.以影剧院发生火灾为例,分析了采取不同疏散策略所产生的避难效果差异,找出了最佳的疏散策略.所提研究方法和建立的模型,对于合理设计疏散路线和优化建筑物的出口与通道结构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6.
237.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存在一个拉裂变形体,低线施工公路从陡峭拉裂变形体山坡下部通过。低线公路开挖完成后路堑边坡发生局部塌滑,于2003年5月在其上部形成浅层滑坡体(1000多方)。结合拉裂变形体的分析和治理工作,在统计分析大量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拉裂变形体是边坡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的复合应力场下快速却荷引起岩体的浅表生改造,形成如荷松动岩体,后期在低线公路祠室大爆破开挖施工、下部坡体切脚和基雨的影响下形成浅层滑坡体,并逐步向上扩展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38.
将复合地基加固区视为均质体,采用课题组提出的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土体动弹塑性模型描述复合地基加固区和非加固区土体的动应力-应变关系,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的操作平台,开发了土体动粘弹塑性模型的子程序。选择南京某典型软弱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复合地基二维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输入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特性、水泥土桩加固宽度和深度、复合地基模量对复合地基场地地震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地震动强度和频谱特性对复合地基地震效应影响较大;复合地基加固区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反应较自由场的反应明显减小,而加固体区外侧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反应较之自由场的反应可能增大;复合地基地表的峰值加速度反应随着水泥土桩加固深度和复合模量的增加而减小,而与加固宽度无关。 相似文献
239.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