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6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10篇
综合类   660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92篇
灾害及防治   3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为了保护环境和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从水资源补偿的经济理论出发,由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解释了水资源补偿的概念,进而探讨了在江苏太湖流域实施资源补偿的原则,以及开展补偿机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2.
近期,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出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推动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1+N+X”要求的专项规划,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规划》提出要推动建立黄河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鼓励排污权、用水权交易等市场化交易。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体弱多病”的现状以及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合水权和排污权交易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并建议探明流域区域间用水和排污的响应关系,实现水资源“量”“质”双重补偿;统筹考虑时空差异及决策目标、原则,指导补偿额度科学核定;构建集成水权分级交易市场,推动资源环境禀赋自驱式流转;建立综合交易管理平台,完善流域协同治理机制。为加快形成黄河流域各省(区)共抓黄河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工作格局,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3.
我国草原补偿立法已初具规模。对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立法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立法理念偏差、补偿主体和补偿模式单一化、救济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为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立法,应当明确补偿性质,多元化补偿主体和模式,丰富和扩宽救济渠道,才能不断完善我国草原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84.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实践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 《中国环境监测》2014,30(1):191-195
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是当前流域上下游实现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均衡及流域和谐的地方性政策。系统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地方性水环境生态补偿实践和进展,通过对各省地表水环境生态补偿在生态补偿标准、实施范围等的剖析。得出当前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补偿考核因子、考核断面的设定行政干预的因素过多、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缺乏理论依据、生态补偿金核算方法依据的基础不统一、生态补偿主客体不明确等。  相似文献   
85.
绿水资源表示水循环通过降水渗透入土壤非饱和层并由植物蒸腾或土壤蒸发返回大气层的水汽,是农业作物生产的重要基础,但是通常被传统流域水资源管理所忽视。基于流域水量平衡和蓝水绿水综合思维,将绿水资源纳入流域水资源管理体系。在绿水信贷理念和博弈建模分析框架下,结合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多目标优化及情景比较分析,利用绿水管理措施合理优化配置流域蓝水绿水资源,采用绿水生态补偿协调处理上下游利益冲突的博弈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流域绿水管理博弈框架。该框架通过博弈建模可以识别分析流域绿水管理问题的博弈空间、博弈结构和纳什均衡等博弈特征;通过合作博弈约束条件改进的多目标优化,可以计算流域绿水管理情景的绿水补偿标准和帕累托最优收益。将建立的绿水管理博弈框架应用于涟水流域实例研究,NSE、R2、PBIAS、p-factor与r-factor等模拟效果评价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涟水流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的蓝水绿水模拟均达到可信程度。上下游收益变化、绿水补偿标准与帕累托最优解集等博弈分析结果显示,涟水流域整体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收益明显改善,其帕累托最优收益平均增长2.72亿元/a,年均绿水补偿标准折合1.94、1 253.7元/hm2。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绿水管理博弈框架在涟水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因此,该方法可以为流域蓝水绿水管理试点研究及其绿水补偿标准核定提供相关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程度的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为解决杨河煤业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对杨河煤业深部软沿巷道变形破坏特征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支架-锚杆-围岩卸压耦合支护技术,并结合42轨道下山试验巷道对耦合卸压支护技术参数进行阐述,通过矿压观测结果可知:42轨道下山在采用卸压耦合支护技术后,有效控制了巷道强烈变形。  相似文献   
87.
针对新能源并网容量不断增加,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时无功电压控制困难的问题,通过研究在新能源大出力方式下系统电压水平、电压波动及严重故障时电压失稳情况,提出了动态无功补偿、低压无功补偿配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无功配置方案适用于宁夏电网新能源场站和新能源汇集站的动态无功补偿,已纳入宁夏“十三五”电网滚动规划,对于保障宁夏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针对含大量风电场的地区电网外送电时,外送联络线通道发生永久故障问题,运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package, PSASP)仿真其动态过程,分析无功交换潮流对地区电网形成孤网后稳定性的影响,提出稳定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无功交换潮流较小时,对孤网影响不大;当无功交换潮流较大时,应及时采取如:投退无功补偿装置、限制风电出力、切除部分负荷等措施进行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89.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纯粹市场理论的环境付费机制,在当前全球知识经济体系下已暴露出明显不足。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关注已成为突出的政治问题,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的民众越来越对以环境破坏与物种减少为代价获取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质疑。比较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服务付费实践的差异,选择肯尼亚等5个发展中国家典型PES项目实践案例,介绍、分析、总结了PES实践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现状和新时期生态补偿实践中出现的主要新问题,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90.
基于资源耗减补偿的中国油气资源税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征收耗减性资源补偿费已是国际资源管理的主流方式,面临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我国亟待以补偿性资源税来体现资源价值。本文基于我国1995-2010年的油气资源开采行业的实际数据,发现从量征收的油气资源税费不能完全补偿油气资源使用者成本,进而采用从价税率替代从量税率计征资源税,且全部用来补偿油气资源耗减,计算不同折现率下实现资源耗减成本补偿的最优税率。考虑到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发展稳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三个时期,分别取折现率为6%、8%、10%,计算得实现油气资源耗减补偿的从价税率分别为11.7%、6.1%、3.2%。然后,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油气资源动态最优产量模型,划分油气开采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的税率区间为(-2%-3%),(5%-8%)和(10%-15%)。最后,为保障新税率政策的实施效果,从基准税率和滑动税率确定办法、计征方式、税基计算依据以及监控体系五个方面提出新的措施,促进油气资源精细管理,实现油气资源的合理补偿和资源可持续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