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56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34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105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45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针对2007年7月8日发生在苏皖淮河流域的暴雨,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结果、FNL每日4次1°*1°再分析资料、6h地面实况观测降水资料和FY-2相当黑体亮温TBB资料对该次降水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次降水在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强降水发生在呈准东西向分布的梅雨锋上。位于蒙古国与我国华北—东北交界处上空的切断低压给淮河流域输入了冷空气。冷空气与西南低空急流带来的暖湿气流交汇,增强了大气斜压性;(2)正的非热成风涡度的发展促进了高层相对于低层的辐散减压,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3)低空强急流带所形成的动力、热力和水汽条件对暴雨落区位置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02.
华北一次暴雨过程的螺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RPS数值模式对华北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该过程螺旋性结构的建立与发展过程。结果表明:螺旋度的高低空配置对诊断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和暴雨的落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xy-螺旋度锋区内靠近正值区的一侧有利于暴雨的发生,但反映的降水落区范围较实际的要大;高层z-螺旋度负值区范围及数值的明显增大预示着对流系统的发展和降水率的增大;低层z-螺旋度在3.25 km高度处的正值中心区与降水落区对应较好;与xy-螺旋度相比,z-螺旋度给出了更为精准的降水位置,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系统维持、发展以及天气现象剧烈程度的参数。  相似文献   
903.
灾说     
在灾害面前难道我们只能抵抗或防御吗?每当在报纸或电视荧屏上看到各地抗御台风的消息或画面时,我心中就想,我们现在英勇顽强的防御台风,实质上是一种消极防御而不是积极利用。  相似文献   
904.
金磊 《防灾博览》2012,(6):48-53
2012年10月16日,在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城乡公共安全与建筑防灾减灾"论坛上,笔者应邀作了题为"中国城市巨灾综合应对的安全规划策略研究——《城市安全设计大纲》编制思路与建议"报告报告共分四个方而,以下就主要内容综述如下,希望能与业内外交流并引发共鸣当城市让生活变得糟糕,城市化行为就是应警惕的冒险了。大城市越来越像一个不堪臃肿的"病人",交通事故与拥堵仅仅是"病症"的表象,但本质上已成为城市的无序化、非安全的状态表征,城市品质与幸福感无从  相似文献   
905.
广西夏季旱涝分布规律及同期500hPa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06年6-8月广西88个站点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定义方法,对夏季降水进行了旱涝等级划分.采用EOF分解对旱涝等级场展开分解,得出广西夏季的旱涝时空分布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区性偏涝或偏旱是夏季旱涝分布的主要型态;时间系数出现极大或极小值的年份与广西发生干旱或洪涝的年份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第1特征向量时间系数旱涝交替明显,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年份时间系数为正值,以偏旱为主,9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为负值,以偏涝为主.  相似文献   
906.
自Maddox[1]发现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以来,我国对其发生发展的大尺度天气条件已有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在黑龙江省过去对暴雨天气的探讨很少涉及到MCC特征的分析.2006年8月10日,齐齐哈尔、绥化、大庆与哈尔滨市的西部县(市)及吉林西北部出现了雷暴及区域性暴雨甚至大暴雨,其中泰来1h的降雨量达到了105.3mm.通过对FY-2卫星云图、极轨卫星云图和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此次黑龙江省西南部大范围的大暴雨天气由两个较典‘型的MCC造成,其特征与国内、外的研究结论相符:MCC发生在地面鞍形场中;MCC发生时对流层中低层有强烈的对流不稳定;MCC出现对流层中层500hPa的短波槽前;暴雨和雷暴天气发生区与MCC冷云相对应.  相似文献   
907.
浙江乐清仙人坦泥石流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强台风场区典型台风暴雨激发泥石流的地质背景条件和土体应力、滑坡稳定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强降雨动力因素,特别是前期降雨量值和后期降雨量值启动滑坡泥石流时的拐点,探讨了台风暴雨过程中泥石流发生的不同阶段及与地质地貌特点和降雨量值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浙江东南沿海台风影响区暴雨激发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机理,提出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08.
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了一系列新措施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建立了地震监测信息共享和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909.
防御地震灾害必须构筑三道防线,专业的语言叫做“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要筑牢这三道防线,需要全体公民具有相应的防震减灾知识并积极参与和配合。  相似文献   
910.
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建立了一系列新措施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建立了地震监测倩息共享和社会服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