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安全科学   261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86篇
综合类   643篇
基础理论   79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29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浸泡实验法研究了氯化铁和硫酸铁对酸性土壤中有效态镉和铅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氯化铁和硫酸铁均能有效去除土壤有效态镉和铅污染,Fe(Ⅲ)用量为50~100 mmol/kg时,有效态Cd和Pb的去除效果可达70%~96%.氯化铁和硫酸铁能去除土壤中的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强有机结合态Cd和Pb及交换态Cd.氯化铁和硫酸铁对Cd均既有洗脱修复作用又有固定修复作用,且洗脱修复作用的贡献稍大;氯化铁用量较小时(50 mmol/kg)对Pb既有固定修复又有洗脱修复作用,固定修复作用稍大;用量较大时(100 mmol/kg),对Pb只有洗脱修复作用.硫酸铁对Pb的修复作用则以固定修复作用为主,洗脱修复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52.
渗滤液回灌对填埋垃圾含水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渗滤液回灌频率、回灌量和回灌速率对压实密度不同的垃圾的含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通道流的存在和影响,渗滤液的产生时间提前于填埋垃圾达到其有效贮水率的时间;渗滤液回灌频率越高、回灌量越大、回灌速率越慢、垃圾体温度越低、垃圾压实密度越高,则填埋垃圾的有效贮水率越大、含水率越高。在实施渗滤液回灌操作时,须综合考虑滤液回灌频率、回灌量、回灌速率、垃圾温度和垃圾压实密度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3.
以昆山市为典型区,采集了126个表层土壤样品,通过多元统计学、地统计学与GIS技术相结合,采用基于协同区域化理论的因子克立格法探讨了长三角多个土壤重金属有效态的区域分异,并在剖析不同空间尺度有效态重金属的空间结构特征基础上,应用空间相关分析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来揭示引起这种分布格局的成因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昆山土壤有效态重金属服从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变异系数较大,有效态Cd污染最重.重金属有效态在空间上可划分为块金尺度、小空间尺度(15 km左右)和大空间尺度(40 km左右),它可用3个尺度的实验(交叉)变异函数的协同区域化模型线性拟合.空间相关分析中,Cd和Zn在3个尺度中的相关性均极显著,且元素在小尺度和大尺度的相关性比块金尺度更强,大尺度的负相关特征较其它尺度明显.空间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尺度的空间污染来源不同.重金属有效态第一、二主成分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工业活动、污水灌溉和土壤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ERA5再分析资料,通过线性趋势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等方法,研究了近30 a辽宁省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辽宁省的年降水量具有雨热同期、分布不均的特点。1992—2021年1月平均年降水量最少,7月最多,7月年降水量可达164.1 mm。分季节来看,辽宁省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远高于其他季节。辽宁省夏季降水表现出显著的东多西少的特征,大值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可达600 mm以上,小值区位于西部与内蒙古高原相连的山地丘陵区,部分区域年降水量不足300 mm。辽宁省近30 a区域平均夏季降水表现为减少的趋势,变化率为-31 mm/10 a。分区域来看,辽宁省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表现为显著减少的趋势,西部地区次之。中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减少趋势最为明显。EOF分解表明,辽宁省夏季降水距平场的第一模态表现为全域的一致性特征,其对应的时间系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第二模态表现为东西向的经向变化差异,表明降水在经向的对比加大,表现出辽宁省东西部地区对气候变化相反的响应性。  相似文献   
55.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当下,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水资源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所提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主要途径之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对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人们饮水质量及生命健康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危害,并探析生态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6.
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角度回顾分析了不同时期环评市场主体与相关方关系,重点分析了环评机构脱钩、取消环评资质、“备案+承诺”等制度实施前后环评市场结构的变化。认为“脱钩”和取消环评资质后市场结构失衡,部分项目审批改“备案+承诺”造成环评需求模糊化。提出激发建设单位对环评质量的内生需求,提高建设单位对环评质量判断的能力;坚持提供价值服务,有效响应多样化需求;做到环评审批监管与环评市场监督“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红色!”"红色!"“又是红色!”进入秋季以来,广东全省创记录地连续近百日没有发生有效降水,大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保持在高位,红色预警信号持续60多天。进入12月,全省的森林预警信号,更是出现了所有21个地级以上市齐刷刷“一片红”的危险形势。冬季到来,大量草木枯死,林间可燃物已大大超出每公顷30吨的警戒线,农事烧杂烧荒、工程人员取暖、森林旅游野炊等野外用火也逐渐增多,加之林区阵风等级不断加大。广东森林防火遇到了史无前例的严重险情。  相似文献   
58.
刘少才 《生命与灾害》2020,(2):22-25,22
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1347-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夺走了2500多万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也是在那个时期,各个西欧国家先后开始采取集体防疫措施,从最早的各个国家独自作战发展到后来国际间相互合作。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严厉的隔离制度:患者隔离、村庄隔离、往来人员隔离、往来货物也隔离。每个国家的隔离都举全国之力全力而为,从国家机构到宗教,到平民百姓。最终,在1656至1721年间,西欧诸国先后走出黑死病的阴影。  相似文献   
59.
高艳荣 《环境与发展》2020,(2):232-232,234
环境检测人员培训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有效评价和记录归档五个方面探讨了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培训工作流程,以确保机构行之有效地开展人员培训。  相似文献   
6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资源开发已然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话题。而若是未能重视资源开发合理性与适宜性,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本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探究了新形势下治理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