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望舒  秀秀 《安防科技》2013,(5):40-41
攻略一:有序疏散踩踏案例:2008年12月12日下午3时40分,山西省运城市中银大道立交桥附近一休闲足疗店发生火灾。火灾发生时,楼内人员惊惶失措,引发群体性踩踏事件,造成至少7人死亡10人受伤。2013年1月27日凌晨,位于巴西圣玛利亚中心的一家夜总会发生火灾,现场如同地狱,人们涌向夜总会内唯一的出口,但随之发生的踩踏事故致使伤亡进一步加重。致使死亡人数增至235人。成功疏散个案:小王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在公共聚集场所遇到火警时,首先要稳定情绪,坚定逃生信念,其次要注意听现场指挥员的口头或广播指令,搞清楚疏散通道的位置和安全出口情况,服从命令,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安全疏散。有序疏散方法:以上案例显示,踩踏致死是火灾中死亡的原因之一。消防部门提醒大众,进入公众聚集场所时,应首先观  相似文献   
32.
米娜 《安防科技》2013,(3):40-40
因吸入一氧化碳而死亡的人数多于因吸入其他因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而死亡的人数。燃烧的房屋内温度可达到800到900华氏度,即430-480摄氏度。因火灾逃生失败而遇难的人中,女人多于男人。  相似文献   
33.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31(5):14-14
一氧化碳就是通常所说的“煤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也是大气中几种主要的污染物质之一。一氧化碳是由于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城市大气环境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34.
在采矿 过程中.常 见的有毒气 体有一氧化 碳、二氧化 氮、硫化氢 二氧化硫、二 氨气、含氧 碳氢化合物 等,另外还 有氢气、沼 气等有害气 体。 它们主 要来源于爆 破、矿物自 燃、火灾和 柴油设备排放的尾气等几个方面。 一、爆破是产生有毒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进行爆破时,常用的炸药是二号岩石炸药和铵油炸药。前者由硝酸铵、三硝基甲苯、木粉组成,后者由硝酸铵 轻柴油、木粉组成,二者都含有可燃元素碳和氢、助燃元素氧及载氧元素氮。炸药爆炸时,可燃元素和助燃元素发生极其迅猛的氧化燃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据测算,1公斤炸…  相似文献   
35.
应用传感器和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毒气体泄漏无线报警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半导体气敏传感器QM-N10来检测有毒气体,通过检测电路把有毒气体浓度的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一旦超过设定的有毒气体的安全浓度值,系统启动发射电路工作。接收处理电路接收和处理发射电路发送的无线编码信号,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启动扬声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6.
(1)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在使用或接触有毒有害气体时,应按照规定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镜等。(2)开通作业场所的通风排毒设备,保证空气流通。(3)进入密闭容器内维修时,应对容器内的有毒气体和氧浓度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4)进入容器罐内作业时,进罐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空气呼吸器和防毒面具,还要带上信号绳和保  相似文献   
37.
<正>有限空间作业是化工企业中危险系数较高的作业之一,但只要在作业之前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频繁不间断地对有限空间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和控制,就能够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避免相关事故发生。下面笔者就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认识、主要危险点以及作业前的准备措施、作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各位  相似文献   
38.
<正>偏二甲基肼,又名1,1-二甲基肼;N,N-二甲基肼,分子式为C2H8N2,无色液体,有氨样气味。易挥发,在空气中冒烟并逐渐发黄。吸湿性强,易溶于水,也能与乙醇、乙醚、二甲基甲酰胺混溶。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能与氧化剂,如过氧化氢、硝酸、发烟硝酸等发生剧烈反应。遇高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高度易燃,还可能自燃。在火  相似文献   
39.
<正>随着天气日渐转冷,做好冬季生产安全准备工作迫在眉睫。怎样做好化工生产企业的冬季安全预防工作呢?关键要抓好防寒、防冻、防火、防煤气中毒和防滑这5个方面的工作,这对化工企业预防冬季事故的发生非常重要。车间、厂房保温防寒工作未落实好,容易使水管、冷却管冻裂,为火灾、爆炸事故埋下隐患。落实防寒工作要抓好以下几点:1.入冬前要全面做好厂房、基建设施的保温防寒工作。2.要在取暖期前,调整、修好暖气设备并要打压试漏,以保证取暖期间的安全。一、防寒  相似文献   
40.
管宇 《化工环保》2012,40(5):534-537
科研单位在科研生产中存在着可燃及有毒气体泄漏的危险。基于风险管控要求,通过对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院本部设置的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器的统计,分析了科研一线部门和服务保障部门使用报警器的分布情况,介绍了院本部使用最多的报警器的种类及其核心部件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可燃及有毒气体报警器的安全管理经验,为提升和优化科研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